第 2036 期(2003 年 8 月 31 日) ◎ 城市脈搏 ◎ 胡明添(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總幹事)
分享: Whatsapp ::
電郵 ::
臉書 ::
推特
香港貧富懸殊惡化,始於製造業北移內地,導致大量工人失業;繼而亞洲金融風暴,戳破香港的泡沫經濟,中產階級都不能倖免要面對失業、減薪和負資產;又適逢碰上全球經濟一體化,香港需朝高新技術轉型,高失業、低收入的情況更趨普遍。另外,政府為節省開支,把公眾服務外判,工人薪金及福利隨外判下調至極不合理的水平,使飽受經濟窘境煎熬的前線服務人員苦不堪言,貧窮隊伍遂不斷壯大。
雖然舊約時代沒有周全的社會保障,但亦有關注貧窮人生活的規定,聖經說「在你們的地收割莊稼、不可割盡田角、也不可拾取所遺落的、要留給窮人和寄居的.我是耶和華你們的神。」(利廿三22),因此路得和拿俄米才可拾取麥穗維生。在任何時候或任何社會都有貧窮問題,相信沒有人認為可以很輕易,不費吹灰之力就能解決;但香港社會可否有一個較公平的制度,如設立最低工資,嚴格監管外判公司等,使問題得以舒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