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成光粵北連南農村體驗


2021 期(2003 年 5 月 18 日)
◎ 萬里遊踪 ◎ 謝成光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這裡的禮拜堂擠滿了來參與聚會的信徒
,中間的走廊亦只得「坐仔」。


  牧職神學院與香港宣明會三月上旬合辦了一個粵北連南的農村體驗營的活動。連南乃屬於瑤族自治縣,由深圳出發約需六個小時的車程,此地鄰近湖南省與廣東省的交界,山水景色非常壯觀,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稱,但人民生活卻很是貧窮,是次的體驗令身為城市人的我們有非常深刻的體會,以下是這次農村體驗的點滴感受:

教育—春風化雨

  行程的第一站是走訪清遠市的光明中學,先在那裡的飯堂吃飯,竟然是很地道而又可口的學生餐;飯後與該中學的高校長交談,他是主內的肢體,年約六十歲,他的教學熱誠與見證令我們有著很激動 的感受。他竟以個人的力量去開辦這所光明夜中學,在開辦的初期質素甚差,在當時的社會上流行一句說話:「走頭無路,投奔光明」,大部分的學生都是沒有選擇之下才入讀這所夜校,他卻能在有限的資源下將教學的質素逐漸提升;並且在香港一些慈善團體的協助下,已經甚具規模,並且學生在公開試亦有卓越的表現。

  高校長與一群老教師的教學心願,是期望能將連南山區的學生帶到清遠學習,即使承擔沈重的金錢壓力亦在所不惜,結果今日真的夢想成真,不少的莘莘學子真是從貧窮的山區走到這裡學習。在整個行程之中,我發現這區有很多的學校,大部分都是在艱苦的環境之下運作,偶爾會得到一些慈善團體的協助,但一群忠心的教育工作者仍是孜孜不倦的作育英才,令人讚歎,我深信連南將來是有希望的。

▲貧窮的山區小孩終能入學讀書,
雖然學校設施簡陋、生活簡樸,
但他們卻樂在其中。


貧窮—卻活得快樂

  此行我們探訪了一些農戶及山區的小學。在一些簡單的農務勞動後,便安排同學分組到不同的農家吃午飯,很多的家庭都是家徒四壁,污燈黑火,大家都如坐針顫,不太自然似的。由於氣溫的突變,我們並沒有足夠的禦寒衣物,愈坐愈凍,當主人家拿出了剛煮好的蕃薯給我們作飯前小食時,放在手上的暖洋洋與及吃在口中的熱呼呼,真的令人有一種幸福的感覺;雖然招呼我們的都是清茶淡飯,只吃新鮮的青菜,與及少許珍貴的臘肉,但已吃得很滿足,菜也特別有菜味。

  我們也有機會到一些小學探訪,並為學生們提供了活動,包括衛生常識、摺紙、唱遊及體育活動 。學生們都很聰明及守秩序,在參與活動中反應很快;有一些同學更穿上了瑤族的民族服裝,顯得很漂亮及有特色。令我印象難忘的是小孩子活在一個快樂的世界裡,只是我們以為他們痛苦,但孩子們卻是樂在其中;這令我反省到究竟物質生活是否那麼重要?昔日童年時香港生活的貧窮,卻是我人生中最快樂的時刻;今日香港生活的艱難,可否由這裡反省而另覓出路呢?從他們的貧窮看到他們的富足。

慈惠—記念窮人

  在宣明會同工們悉心的安排下,我們認識到他們在連南這一帶所作出的貢獻。所到之處都是對宣明會的工作發出感謝之聲,他們深入到貧窮的山區與農村,打從九七年水災之後便默默的在這地進行賑災的工作,然後便開始了長期的服務,並派同工長駐此地,作出了更為具體的關懷,並且得到了當地政府的信任,以更佳的配合服事本區的居民。不少的學校都得到宣明會的資助而改善了教學環境、衛生設備、體育設施及宿舍翻新等;有時為了學生上學路上的安全,免受洪水的威脅,他們更不怕修築堅固的橋樑與道路,使家長可以放心讓子女在惡劣天氣下仍可繼續上學。

  記得一位校長的分享,他只是很平淡的介紹學校的情況,但講到最後時,他突然補充自己也是因為宣明會的獎學金而得以有繼續學習的機會,現今已成為一校之長了。可見這些慈惠的工作,原來是可以如此具體的服事著國內的同胞,並且也能為山區的貧民顯出一番的愛心,為耶穌基督作了美好的見證,誠如聖經所言:「只是願意我們記念窮人,這也是我們本來熱心去行的」(加二10)。

教會—復興的火焰

  在是次行程的第三天,我們到了連州教會參加了他們的查經聚會。查基督教在連南的歷史,原來早在同治十三年(1874)美國長老會牧師那夏、禮和數名傳教士到此傳教,然後不同的宗派陸續開展福音工作,建立學校、醫院等,但瑤民信教者甚少。(連南瑤族自治縣縣志,頁669)此所教會是於九十年代重建而成,解放之前屬於浸信會背景,所以重建教堂時也得到了他們的支援。聚會於早上十時正開始,與會者佔絕大多數都是上了年紀的老姊妹;我們有三位同學在聚會中作出分享,會眾在聚會時反應很好,而且聽道亦很留心;及後院長張佳音教士教唱幾首聖經詩歌,聚會在非常融洽的氣氛下結束。

  連州教會復堂時人數只得二、三十人,及後經歷了復興,人數增長至現在的三、四百 人,每年有幾十人領洗,會眾大部分都是初信的,就是負責的長老也是於九十年代信主的。散會以後同學們與主內的肢體都有很美好的交談,並且要求我們為她們禱告;與我們同行的一些瑤族朋友原來也是第一次到教會的,當地的教會同工立時把握機會跟她談道,希望能結果收成。在臨別依依之際,她們期盼著我們日後的再訪,在主內能夠彼此支援與代禱。

美景—天然雕飾

  由清遠驅車進入粵北的連南,需要穿越幾條的隧道,景色開始豁然開朗,這裡屬於喀斯喀特地形,有很多的溶洞,可與廣西的桂林媲美,但卻缺 乏了桂林的水,所以地雖然美,卻富不起來,這就是它歷來貧窮的原因;每次下雨,水來得快,去得也快,甚至造成重大的水災。當我們到達要入住的賓館時,由於位處於地勢較高的黨校賓館,美景盡收眼簾,令人心曠神怡。

  某次我們到過一所學校服務後,當離開這所學校時,驚覺那裡的景色美得難以用筆墨去形容,有如世外桃源一般,當時適值是放學的時間,漫山遍野都是學生,在寒風細雨下打著傘 走上山路回家去,她們的衣著五顏六色,與美麗山景影襯之下,猶如一幅帶著動感的圖畫,這幅「山區學童放學圖」至今仍深深印在我的腦海之中。這裡山水具有原始之美,是天然雕飾的力作,慣處於石屎森林的我們,實在有需要接受大自然山水去洗滌心靈。

  經過了四日三夜的農村體驗,我們在忽然轉冷的天氣下,彼此的守望相助,互相扶持的度過;這裡的風土人情也著實令人難忘,在農務勞動 、學校服務、教會探訪以及學校交流等,都令我們大開眼界,也從他們的「貧窮」之中,體會到他們的「富足」,願意我們這群將來教會的接棒人,在這次簡樸的農村體驗中,日後能磨鍊成神國度裡忠心的僕人。

▲簡陋的山區保留著大自然美麗的景色,
難以用筆墨來形容。


清遠最貧窮的縣

  連南縣是清遠市最窮的縣,屬石灰岩地區,年財政收入有一千多萬元。

  連南瑤族自治縣位於廣東省清遠市西北部山區,東北與連縣交界,東南與陽山相連,南接懷集縣,西鄰連山壯族自治縣,西北與湖南江華瑤族自治縣接壤。南北縱距約七十一公里,東西最大距離四十五公里,總面積約一千三百 六十平方公里。約有十五萬人口,境內屬喀斯特溶岩地貌。

  連南縣共設有九個鄉,三個鎮,鄉鎮分別是全坑鄉、渦水鄉、排鄉、南崗鄉、山聯鄉、大坪鄉、香坪鄉、盤石鄉、寨南鄉、三江鎮、寨江鎮及大麥鎮。境內居住著瑤、漢、壯等十一個民族,其中瑤族與漢族佔最多數;大部分居民多以務農為主。

▲瑤族婦女的民族服飾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黃金歲月】

【畫中有話】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文林】

【雲彩見證】

【代禱事項】

【親密家庭】

【資訊前線】

【教會圖說】

【神學縱橫】

【真情真性】

【牧養事件簿】

【有夢人生】

【交流點】

【市井心靈】

【才德女子】

【大丈夫作風】

【萬里遊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