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紼者「四大寇」居首位


2016 期(2003 年 4 月 13 日)
◎ 教會圖說 ◎ 浩然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在「孫中山先生喪禮家禱式」的中文秩序表上,所印的執紼者共有十六位,由右至左第一行是李協和、張溥泉、汪精衛、孔庸之;第二行是陳少白、于右任、石衡菁、戴季陶;第三行是吳稚暉、徐季龍、林子超、喻毓西;第四行是李石曾、石青陽、鄒海濱、宋子文。這是中式的排列法,時人很難明白十六人中,誰是居執紼人之首。倘若按英文十六人的排列法,即由右至左有陳少白、吳稚暉、李協和、李石曾、于右任、徐季龍、張溥泉、石青陽、石衡菁、林子超、汪精衛、鄒海濱、戴季陶、喻毓西、孔庸之、宋子文等十六人。在中英秩序表比對下,可見陳少白是十六位執紼人之首?無疑這十六人都是國民黨其後的黨國元老,但其時舉陳少白為執紼者的第一人,自然是有他們公舉的理由。

  在這十六位的執紼人中,與孫中山最知交又認識最久,除陳少白之外,是沒有人可以比擬的。孫中山先生早年在香港西醫書院時的時候,經已熱衷於中國現代改革的事業,與陳少白、尢列、楊鶴齡等四人,常常聚集於香港歌賦街的楊耀記,獨闢一室高談中國的政治現況,暢言革命的鴻圖大計,這是反映當時熱血青年的言論。至於談到反清改革政治,亦是一種大逆不道的主張,所以他們四人有「四大寇」的稱號。

  說到「四大寇」的交遊,孫中山和尢列的認識最早,因為孫中山先生一八八六年入讀廣州博濟醫院的時候,尢列早已在博濟醫院畢業,在順德行醫,其後因事回博濟醫院得與孫中山先生結交。當孫中山先生在一八八七年轉入香港西醫書院時候,尢列亦轉往香港華民政務司署任職,與孫中山先生保持聯繫。陳少白本在廣州格致書院(即日後的嶺南大學)就讀,由於思想先造,對國家抱有大志。後得廣州區鳳墀長老介紹到香港西醫書院去見孫中山,兩人相見如故,志趣相投,並鼓勵陳少白投考香港西醫院書院,以致陳少白來港入學,其後改有「四大寇」的形成。

  陳少白是孫中山先生出生入死的兄弟,對於孫中山一切的主張,可說言聽計從。當孫中山於一八九二年畢業西醫書院之後,為相隨孫中山的革命事業,他亦於同年離開西醫書院。一九二一年任孫中山總統府顧問,其後隨孫中山北上,當孫中山逝世的時候。「四大寇」唯一在北京的人,他被公舉為執紼第一人是最適當不過的。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黃金歲月】

【畫中有話】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文林】

【專題專訪】

【讀者來函】

【代禱事項】

【親密家庭】

【資訊年代】

【教會圖說】

【神學縱橫】

【真情真性】

【牧養事件簿】

【有夢人生】

【交流點】

【市井心靈】

【才德女子】

【大丈夫作風】



Card image cap
Card image cap
Card image c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