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016 期(2003 年 4 月 13 日) ◎ 時事透析 ◎ 麥慧文
分享: Whatsapp ::
電郵 ::
臉書 ::
推特
◆醫護及院牧員工付出的愛心:他們正如戰場上的士兵,明知危險仍堅守崗位。不少醫護人員更多日(甚至多週)沒有回家。
◆市民及親人的支援:問候咭、電郵、電話的支持是前線員工的精神支柱。有甜品屋老闆更不開市一天,為醫護人員送上甜品。威院的沈祖堯醫生欣慰地感謝家人為他送上支持打氣的電郵及相片。受感染的謝傳道,全因為妹妹天天侍候而得信仰以外的最大支持。
但也有一些與非典型肺炎病毒同樣可怕的行為、思想困惑人類的心靈。
◆代理口罩的商人:消費者委員會接投訴,有零售商提高口罩的售價,其中竟有索價每個一百元者。消委會亦發現,較多人購買的牌子和型號由原價九元被上調至二十元至五十元。本來是你情我願的商業活動,價格因需求而變動似只是經濟定律,但不免有乘人之危、趁火打劫之嫌。
◆指責別人的基督徒:有自稱威爾斯基督徒醫護人員在網上說,香港的瘟疫是因身為基督徒的何局長在車公廟替港人求簽,並呼籲信徒「為他祈禱,求神光照他,讓他看到自己犯了大罪」。本來基督徒上香求簽的確是絆倒別人的行為(林前八9~13),但將瘟疫的流行與一位弟兄的失見證拉上等號又是否武斷一點?
路加福音十三章記載,當日猶太人對彼拉多將加利利人的血混雜在祭物中及西羅亞樓倒塌壓死十八人的事件感到困擾。可能是有一些奮銳黨人擬武力反抗彼拉多,但卻在聖殿獻祭時被捕殺,法利賽人認為他們的死是活該的。當宗教領袖利用聖殿稅來興建西羅亞樓營利、而樓房倒塌壓死多人時,敬虔派又相信這是天譴。耶穌對這些事件的解釋和群眾截然不同。儘管他似乎也使用道德因果律來理解,他要求群眾先反求諸己,要求他們反省自己有沒有需要悔改的地方。
據專家指出,非典型肺炎如此猖獗,固然是因病毒變種,又因人的免疫系統不濟,所以除口罩、漂白水外,還要有足夠的睡眠、運動、愉快的心境。我們要反省,我們是否長久以來把工作或金錢放在生命中的首位,置健康、天倫之樂、良好的人際關係、與神和好於其次,以致病毒有肆虐的空間?去年在網上讀到詩篇Interview With God,其中兩句諷刺世人的話說:They lose their health to make money, and then lose their money to restore their health。謹互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