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講求尋真,神學重在委身,兩者關係密切。
哲學的原意是愛智慧,尋求事物的終極原因。例如泰勒斯(Thales主前六世紀)問:「甚麼是宇宙基本物質?」他提供的答案是:「水」。這答案是錯的,但泰勒斯卻享有了古希臘哲學家的美譽。可見不在於泰氏的答案,乃在於他的問題。有了這問題,哲學家一直努力下去。哲學的重要性在於其他的問題。有了這問題,哲學家一直努力下去。哲學的重要性在於其批判的本質,對一切現象提出疑點,然後尋問、更正。
笛卡兒被稱為現代哲學之父,他的思想有其劃時代性。在中世紀,事物的存在有本體是先於事物的認知。每一事物之所以如此,是根據事物的本性來決定,例如:火之為真,在於它能發熱能燒,它理應如此,因為上帝給予了它本體的意義。所以一個行動的對錯,視乎這個行動是否按事物的理而行,是本體(being或ontology)先於認知(knowing)。到了笛卡兒,他把認知的主體高抬過於事物的本體,是認知先於本體。事實上,笛氏很受路德影響,路德重視人面對上帝的自我,在上帝面前,無懼世上權貴。這種以「我」先行的態度,成了啟蒙運動重要的因素。但路德與笛卡兒不同,路德說:「我必須要知道上帝是誰,才能認識自己。」這是一種委身的態度;笛卡兒則說:「我必須先認識自己是誰,才能知道上帝是甚麼。」這是一種尋真的態度。笛卡兒繼續說:「我必須先確定自己的情況後,才能討論其他事情。」很明顯,認識主體先於一切。中世紀的「我」在上帝所創造的世界之內,路德的「我」超越世界,但在上帝之內,笛卡兒更進一步把「我」超離於上帝及世界之外。人成了宇宙的中心,所以對於世界來說上帝不是必須的了。
然而,笛卡兒之後,哲學的批判性包括自身思維的運作。哲學認識到自身的限制。哲學的兩個工具:理性思維和語言,也受到哲學自身的批判。人的理性有沒有限制?英國經驗論一早便提出質疑,例如休謨不單懷疑感覺以外的存在物,更否定世界的客觀規律性和因果必然性,他認為原因和結果,只是兩個經常先後連續出現的現象,在人心中形成一種習慣,如此說來,科學定律便無從建立。後來康德的純理性批判,就是要重建科學的確定性。休謨的懷疑論和不可知論,使他懷疑上帝的存在,他更反對任何有關上帝的論證。然而,他並不是一個無神論者。在他的著作中,經常提到他相信上帝的存在,例如他說:「宇宙的秩序證明一個全能的心靈;那就是說,這個心靈的意志是恆常伴隨著每一個生物和存在物的服從的。」(《人性論》1.3.14.註釋)只不過他認為這個最高的存在超過人的經驗,人對祂不能形成一個清晰的觀念,而祂的本質和屬性也不是我們所能了解感情上相信便行了。可見,休謨對宗教的委身強於對宗教的尋真。他進一步指出,理性思維只能順從人的經驗運作,對世界的真相(如果有的話)無能為力,經驗只能提供觀念形成的因素,觀念與世界之間難有必然關係。康德基本上順著這思路,把知識論停留在經驗世界上,宗教及倫理放在形而上學,沒有認知的價值。
另一方面,語言也受到嚴峻的挑戰,語言成了一堆符號或是一個遊戲規則,語言與語言要表達的「真理」(如果有真理的話)沒有必然關係。
哲學原來的任務是探求世界的起源,亦即探求「實有」(Reality)的問題,到頭來還未確定實有是甚麼,便把實有從議程中抹去。
神學與哲學都探求實有的問題,哲學從實有的存在結構處理,例如我們如何可以知道實有,或乾脆問有沒有實有?神學則處理實有與我們的關係,是意義問題而非存有的問題。因此神學與哲學的關係非常密切,兩者探求的方向一致。很多沒有哲學基礎的人難以建立穩固的神學理論。
神學與哲學不同,對實有採取旁觀者的態度;反之,神學家將自己投入實有,以熱情、敬畏及愛慕委身實有。因此,神學家除了以理性處理神學問題,更重要的是,他們把生活的經驗投入他們所敘述的內容。神學肯定實有的客觀(Objectivity),所以神學基本上是無的放矢,由於神學的客觀性成為神學家的敘述對象,所以神學本身是科學。所謂科學的(Scientific)是指科學家與研究的對象可以產生一種客觀的關係,這種對象不因人的思維而改變。神學的對象能與人產生一種關係,正好說明神學的對象有客觀性,之所以如此,人始能把自己委身於這個對象。這點又是神學與哲學的不同。哲學家可以為尋實而委身在追尋的過程,但未必委身於「實體」,因在追尋的過程中,實體還未確定。
神學與哲學有密切的關係,也有不同之處。神學需要哲學的尋問過程,哲學需要神學的終極答案。尋真與委身,二者能相輔相成,我們便能得到二者的莫大益處。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黃金歲月】
【畫中有話】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文林】
【專題專訪】
【讀者來函】
【代禱事項】
【親密家庭】
【資訊年代】
【教會圖說】
【神學縱橫】
【真情真性】
【牧養事件簿】
【有夢人生】
【交流點】
【市井心靈】
【才德女子】
【大丈夫作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