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與和平
第 2010 期(2003 年 3 月 2 日) ◎ 交流點 ◎ 老冠祥(記者團契顧問)
分享: Whatsapp ::
電郵 ::
臉書 ::
推特
有人曾經粗略統計過,在人類的歷史中,戰爭與和平的時間,幾乎是各佔一半的時間。
世人都知道和平的可貴,明白戰爭帶來傷亡和破壞。人類在上一世紀中,經歷過兩次世界大戰之後,似乎沒有完全從歷史中汲取教訓。
二次大戰後,局部戰爭頻繁發生,不少國家更陷在內戰之中,近期連「主誕堂」也一度成為戰場,老百姓始終是犧牲品。和平對許多人來說,是一個遙遠的夢想。
戰爭的理由表面上可能很堂煌。有人把今次美伊戰爭視為石油戰爭,有人把戰爭的原因歸究在文明的衝突上,美國學者享廷頓曾發表過著名的《文明的衝突》的文章,聲稱未來的衝突,是基督教文明與伊斯蘭文明的衝突,儒家文化與伊斯蘭文化暗中合作對抗西方文明,從「反恐戰爭」觀察,表面上似乎吻合了這種文明衝突論的現象,不過享廷頓的理論是不容易獲得實證的。
但不管怎樣,基督教不應對戰爭視若無睹,教會傳統是主張和平的,非暴力的,我們需要盡力去避免戰爭,即使我們力量是微弱,但是當眾人的和平意見聚合成為強大的反戰民意時,執政者是不能漠視。在復活節來臨前,我們更思念基督是「和平之君」的含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