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009 期(2003 年 2 月 23 日) ◎ 教會圖說 ◎ 浩然
分享: Whatsapp ::
電郵 ::
臉書 ::
推特

「余因盡瘁國事,不治家產,所遺之書籍、衣服、住宅等,一切均付吾妻宋慶齡,以為紀念。余之兒女已長成,能自立,望各自愛,以繼余志。此囑!」
孫中山先生所遺留給宋慶齡的「一切」,共有兩千多本的書籍,還有一些沒用完的日常用品,他在上海有一所共有五個房間的住宅,樓高兩層,面積不過百平方米,都是華僑捐贈,以作孫中山先生革命活動之所,為了革命的需要,孫中山亦曾先後多次典當按揭的。孫中山身復蕭條,一生積蓄可謂一無所有,故此當他死後,中外人士對他的大公廉潔,至為驚歎和欽佩!
在家事遺囑中,有文字記錄,當然是指孫中山先生給宋慶齡的遺書而言。不過孫中山在臨終之前,亦曾對他的元配盧太夫人留有遺言,這是孫中山先生對兒子孫科所說的話。其後孫科寫信給母親盧太夫人在信上有謂:
「父離世前一日,自證我本基督徒,與魔鬼奮鬥四十餘年,爾等亦當如是奮鬥,更當信上帝。」
在孫科的家書中,反映孫中山先生對家人的遺言,是希望家人效法他繼續為革命努力奮鬥,並且要信賴上帝。這可以說是孫中山先生臨終前一種信仰的見證。
在孫中山先生的遺囑上,我們可見於文字的遺囑,除國事遺囑,和給宋慶齡的遺囑以外,其實還有一篇《致蘇俄的遺書》。這篇《蘇俄遺書》是由英文祕書陳友仁用英文所寫,在一九二五年三月十一日由宋子文唸給孫中山先生聽,他聽過之後,用英文簽上Sun Yat-Sen,表示同意。
孫中山先生在《致蘇俄遺書》,表明他是推行聯俄,聯工、扶助農工的三大政策,以此反對帝國主義的侵略。顯示他在弱勢的困境中,需要借用蘇俄的協助,以及在國內發揮工人和農民的力量,才能建立一個自由平等的新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