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009 期(2003 年 2 月 23 日) ◎ 親密家庭 ◎ 李嘉琦
分享: Whatsapp ::
電郵 ::
臉書 ::
推特
「個案一」毛毛是個五年級左右的男孩子,來到音樂班時一副不願參加的模樣,很明顯是父母迫來的結果,他也採取不學習的態度,只是拿著自備的漫畫閱讀;我雖然心中有氣,但想到要讓其他孩子繼續學習,不要把活動停下來,我便靜觀其變,也沒有特別關注毛毛的「離群」舉動。我教的音樂活動,內容變化多端,一時唱、一時跳、一時聆聽音樂,一時又敲打樂器,大部分孩子都嘻嘻哈哈的參與得十分之投入,我悄悄的看看毛毛,他不再「作狀」看漫畫了,也留神地看著大家的律動;這時,我忽然說:「大家鼓掌,並說:多謝欣賞!」孩子自然天真地鼓掌稱謝。我看到毛毛露出一絲的笑容。
「個案二」,湯姆是個被寵壞的孩子,最愛搗蛋,起初參加音樂班時,他總愛騷擾旁邊的同學,不要專心地做著自己想做的事,我對他認識不深,但決意幫助他進步,故刻意「掉」他去前面 位子,並讓他多服務進人﹣例如搬東西、抹黑板,只要他能坐定定,望著老師時,我總會說:「呀,湯姆,你能望著老師,老師很開心,因為你有進步了!」「呀!我看到湯姆坐得很直,他只是在進步中,大家一同鼓掌讚他吧!」湯姆遇到大家鼓勵時,總是有一點不知所措的歡喜;我想,他是知道自己不夠專心和不合作的,但仍得到正面 嘉許,我感到他在改變之中。
從以上的實例,我感到家長或導師在與孩子相處時應加多一點趣味性和多說正面鼓勵的說話,孩子是會樂意學習的,你今天有沒有看到別人的優點而加以讚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