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週報2000期紀念特刊


2000 期(2002 年 12 月 22 日)
◎ 要聞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宣揚基督真理 報道教會消息 交流聖工經驗


踏上新里程

 許朝英(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出版部部長)

  當我們手持《基督教週報》第二○○○期細閱時,應同心向上帝獻上感謝,因我們都成為了這份經歷三十八年長壽刊物的見證人。為甚麼稱三十八年為長壽呢﹖正因為她是一份週報,不是一份年刊、季刊、雙月刊、月刊或雙週刊,她每一期的壽數就只有七天,一旦過期便已失去其時效。就因著只有短短的一週,在七天內(實際是少於七天),便要完成完整的一期;多元化與多采多姿的一期。說實話,是吃力的,是緊張與壓力並兼的綜合活動 ,內中不是文字與圖像的堆砌,更不是無病呻吟的獨白,乃是同工同道們努力的開墾與耕耘。多少教會與機構的活動 和消息得以流通報道;多少教會事工的異象與使命得到分享;多少聖道與神學的理念和辨證得以發表;多少寶貴的生命經歷與屬靈體驗可以交流。尤其是報道聯會的事工與發展,都成為了上帝賜福本港教會、連帶恩澤各地華人教會,那蒙恩的見證和實據。當週報風雨不改、鞠躬盡瘁的奔跑了二千個週期,大家撫心自問,算不算是長壽﹖

  若從第一期讀起,回顧以往流金歲月,可以目睹香港教會隨著這顆東方明珠與時邁進,單說香港教會在民間整體上不算是主流,但教會在關注教育、慈善、醫療事業和一些有關民生的重大事件時,聯會都有清晰的立場和表達,週報往往都有中肯的記載和報道,發揮著教會喉舌的功能。

  週報在二千期後,轉眼就要踏進二○○三年,在眾出版部顧問和同工之努力下,已訂下新的出版大計,包括有版面全面之革新,除了在版頭設計之外,特別進行訂定主題的分版,以便讀者易於分類選擇文章閱讀。第一版是「新聞」,第二版是「資訊」,第三版是「時事」,第四版有「家庭」,第五版有「信徒生活」,第六版有「牧養」,第七版是「文化」,第八版是「廣告金頁」。

  其內容包括大家讀者所喜愛之專欄,及一些將會推出的新專欄。例如:「息息相關」、「真情真性 」、「大丈夫本色」、「才德女子」、「黃金歲月」、「有夢人生」、「人間如話」、「教會特寫」,並且在每月第一週增加「教育版」。

  週報發行至今,除了在本地讀者之外,亦已分佈至中國各省市之教會同道,並有遍及北美、澳紐及歐洲各地。近期我們更關心到信徒、教牧領袖以外的讀者,例如獄中的囚友和醫院的病友及家屬,都是我們要使用週報去關心的對象。

  誠如上文所及,出版一份忠於原創異象、帶著使命,言之有物的週刊,在其背後須有一群忠心耿耿、任勞任怨的的同工同道、繼往開來,再接再厲的悉心以赴。謹此為著以往參與創立週報,並多年努力耕耘的前輩與同工,致以萬分敬意和感謝。祈望上帝加添我輩身心靈的力量,同心辦好週報,榮神益人。

承先啟後2000期

  數字-於人類歷史進程,意義深遠。三十八,對人來說是青年壯歲,代表生命發旺的數字。二○○○,是天文數字,代表很多個物換星移的年日。對《基督教週報》來說,已履行三十八年的歷史任務,現在仍秉持「宣揚基督真理,報道教會消息,交流聖工經驗」的宗旨,每週定期出版,繼續為文字事工大發熱心。第二○○○期,正是週報讀者、作者、編委們同心同德為福音的緣故不斷前進的里程碑。

  

  回溯週報歷史,由檢字粒的活版印刷,到植字和柯式印刷,及後隨著電腦科技急速發展,週報自一九九五年起逐步採用電腦排版,以至今日整個編輯印刷全面電腦化處理。除印刷版外,再加上網上版,迎合各方面的需求。色調由黑白、雙色套紅,以至彩色印刷,不斷演進,見證多姿多彩的信仰生活。隨了硬件的配套技術一日千里;最重要的軟件,也是促使週報走向二○○○期的關鍵:就是長期支持我們的讀者、作者及資深文字工作者。有一個可喜的現象,不得不在此分享,《基督教週報》很多讀者已晉身為我們的作者,甚至編委。期盼這幅互勵互勉的美麗圖畫繼續延展,迎接新天新地的來臨,更重要是感謝帶領我們積極踏出時代足印的天父上帝。


從第一期起

 李仰安(資深編委)

  《基督教週報》創刊於一九六四年八月三十日,到如今,整整的出版了二○○○期,歷時三十八年有多。這一段不短的日子,香港也經歷過一些風風雨雨,可是從未脫版過一期,這完全是上帝的恩典,也是出版部所有同工在主裡的勞苦。

  本報創刊時,我正在建道神學院擔任中文書記。從第二期(創刊號是贈閱的)開始,就成了訂戶,直到如今還在延續著。開頭的幾年,每年一俟合訂本製成,便儘快購買。離開建道之後,直至現在仍在教會中事奉,當然是每期必讀,可以說是自創刊及今的一位忠誠讀者了。

  近十多年來,有份參與聯會出版部的事工,也常投投稿,其後更濫竽充數的佔了一小塊的專欄,寫呀寫的又快七個年頭。說來慚愧,也算是一位讀者、作者、編者了。

  三十八年多轉瞬間過去,說實在話,這份刊物除了站穩聯會立場、服務教會、傳揚福音的使命;在版面上與時並進,大放異彩,是有目共睹的。

  如今正在默默耕耘的同工們,是肩負起繼往開來的重任。開來是奔那擺在前頭的路程;但所繼承的是前人的勞苦。聯會出版部同工給我一份「創刊號」的影印本,細讀之下,百感交集。在創刊號執筆的前輩,除了以筆名見報之外,差不多全部都認識,可是大去的已有七、八,字裡行間,又隱然仍得瞻風範,真是音容宛在。

  創刊詞是黃作牧師,主編是譚希天先生,至於各版各欄的作者(恕不稱呼):謝扶雅、胡簪雲、李兆強、曹新銘、徐松石、單倫理、何世明、陳純嘏、林愛道、袁英俠......這一群筆兵筆將,多是著作等身,如今慣說陣容鼎盛,這些前輩們,實在教我們這新一代中,難與肩比,衷心折服。

  還有創刊號的評論,題為「賭外圍馬狗與馬經狗經」,是譚希天先生執筆,力斥時弊,往昔如是、今也如是。又報導鑽石山老人院快將落成,如今早已被稱為舊院了。

  自己有幸在這份刊物誕生到第二千期,仍能手捧一份,念前賢、期新進,祝前程錦繡。


「週報」二○○○期

  陳佐才(資深編委)

  《基督教週報》二○○○期了!

  這即是說,它已存在了三十八載,屈指細數,筆者參與「週報」的服務,也超過了三十年,那時筆者才剛剛出道,開始牧職,但如今卻已退休。其間,筆者服務的基督教群體,頗有轉變,但在「週報」的服務,卻數十年如一日,淡淡的,但卻「其味無窮」。可是「週報」自有其不可拒抗的吸引力。

  實在來說,「週報」是筆者開始「寫作」的地方,專欄「牧師手記」是個嘗試。開始以後,寫作的膽量和興趣便愈來愈大。單是這專欄便帶來了三本牧養系列的書。可以說,沒有《基督教週報》,便沒有筆者這個「作者」。相信這不單是筆者個人的經歷,也是許多基督教筆兵的經歷。

  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是個講求教會合一和合作的組織。《基督教週報》是它的喉舌,自會反映聯會的特性 。一向以來,《基督教週報》非常重視教會間的和諧和合作,一切可以挑起教會爭論的意見和思維,週報都盡可能避免登載,以免導致爭鬥和分裂。在教會仍在學習彼此共處的初階,這是很有智慧的一步。當然,在多元化的社會環境下,再加上教會彼此間已有相當的了解,不同的意見,也漸有表達的機會。「和」是重要,但君子和而不同,相信也是「週報」要達到的更進一步的境界。

  事實上,《基督教週報》是與時俱進的:

  紙質和印刷改進了;

  版數加多了;

  專欄大大增加了;

  黑白漸進為彩色了;

  「週報」除本身外,還加上內容與版面都非常近代化的專輯;

  「週報」也上網了;

  從週報選出來印行的叢書,也非常暢銷......

  聖經描述耶穌的成長時說:「耶穌的智慧和身量,並神和人喜愛祂的心,都一齊增長。」(路二52)

  深願「週報」的成長,也是如此,深得神的祝佑!


文字工作的搖籃

區祥江(作者)

  翻開自己在《基督教週報》第一篇的投稿,屈指一數,不經不覺已經十七年了。基督教週報可以說是我文字工作的搖籃。當年是寫作的新丁,能夠看到自己的文章刊登在週報上,實在是給我相當大的鼓舞。想不到寫作竟然成為我其中一樣主要的事奉。

  在《基督教週報》眾多的文章之中,我最喜歡看靈修和見證的小品文章,不是文以載道那種,而是在人生的眾生相之中,與神的相遇的點滴。箇中的感受和得著,能化成文字;將本來是相當個人的經歷,與別人分享,而呼喚起的共鳴,是寫作與閱讀最大的滿足;而文章進一步引證我們的神,是何等的真實和親近。

  基督教週報踏入第二○○○期,實在不是一件容易維持的事工,眼見她不斷的推陳出新,深受主內弟兄姊妹的愛戴,相信神也透過這些文字,在閱讀我們的生命,但願基督教週報所記載的,是神人相遇的最真切的記錄。


文字相交十六年

鮑慧晶(讀者→作者)

  第一次閱讀《基督教週報》是一九八六年的夏日,在我參加基督教平安堂主日崇拜的一年後:那天偶然看見一張桌子上放著幾份《基督教週報》,獲悉是「歡迎取閱」的刊物,便拿了一份回家細讀。讀後覺得內容十分適合信徒閱讀,同時為了表示支持基督教文字事工,決定成為長期訂閱的讀者。自此與週報文字相交十六年,從未間斷。

  除了提供教會消息及培養信徒靈性的佳作,週報的「青苗」、「生活」版及其後的「文林」版,是公開徵稿的園地,我曾以「白石」為筆名投寄蕪文,常獲發表機會,藉文字與主內肢體分享交流,樂在其中。又曾參加「週報」舉辦的作者讀者聯誼會,結交了幾位文友,時通音問,可說是讀報以外的珍貴收穫。

  欣逢《基督教週報》創刊至今已屆三十八載,今日喜見第二○○○期面世,謹致以衷心的祝賀,祝「週報」蒙主眷佑,繼續以文字宣揚基督真理。而我與「週報」十六年相交之情未了,誠願情繫一生;並寄以厚望:真理教導春風化雨,生活分享文采雋永,編印技巧與時並進,不因循、不僵化,在堅固的基礎上穩步向前。


「週報」與我

楊漢興(作者)

  真是無巧不成語,《基督教週報》於一九六四年八月創刊,而筆者是在同年聖誕節受洗歸主的。換言之,我的靈命是與週報同齡,只有數月之差而已。

  已記不起何時開始閱讀週報了,但很有可能是六八年初,因為那時筆者所屬的教會新堂剛好建成,堂會開始每週訂購若干份週報,免費派發給會友。打從那時起,筆者就從無間斷地,成為它的忠實讀者,三十多載以來,它已是我不可或缺的靈糧。

  在這段悠長歲月中,「週報」亦隨著時代而不斷演變。記得初時只出紙一張(即只得四頁),後來好像嘗試增加半張(即增至六頁),最後覺得仍然未夠,要增加至兩張紙(即現時的八頁)始能滿足需要。作者方面,不知曾經有過多少位,但不斷更替則肯定是事實。由創刊至今仍在投稿者相信絕無僅有(未知安伯是嗎)?

  一份基督教刊物可以持續不斷地出版了三十八年,而且仍會繼續下去,恕筆者孤陋寡聞,相信在中國教會史中,並不多見。近年香港經濟不景,即使是出版了數十年的商業性 報刊,亦有多份被迫停刊或將股權易手。但週報已出版至二○○○期,仍可屹立不倒,而且繼續向信眾提供靈糧並發放教會資訊,你能說它不是一個神蹟嗎?

  三十八年可以簡稱為「三八」,諧音是「又生又發」,但願《基督教週報》不單是一份教會刊物那麼簡單,而是可讓讀者從閱讀中得到更豐富的「生」命;又可「發」揮文字無遠弗屆的功效,將福音傳揚到地極去!


七年之想

李碧如(作者)

  從九五年開始,我開始有機會在《基督教週報》上撰寫專欄,先是「楓情萬種」,後來是「如情未了」,不知不覺原來已寫了接近七年,而週報也踏入第2000期了。

  七年來,每星期一篇,或是抒情、或是議論、或是反省,全無限制地任我自由發揮,這對我是非常好的鍛鍊。在搜集寫作題材過程,我必須對周遭發生的事情有更多關注,才能寫得言之有物;同時也必須對身邊人有更多關懷,然後才能下筆有情,因此,撰寫專欄除了鍛鍊我的文筆,鍛鍊我的思考,鍛鍊我的觀察力,更鍛鍊我的心靈-保持高度敏感與赤子情懷。這些收穫是要感激週報的。

  七載歲月,週報也在默默改變中,色彩比以前豐富了,內容比以前多元了,更能切合社會的需要,更能回應時代的呼聲。而不變的則是堅守扮演各教會聯絡者的角色,不變的還有傳福音的異象,不變的還有以文字牧養信徒的職分。

  有份參與其中,實在是莫大的福氣,盼望更多人看到文字工作在傳福音上的重要和價值,並以閱讀和投槁來支持週報繼續成長。


▲(一九六四年.創刊號)



▲(一九六七年)


(▲一九七五年)



▲(一九七九年)



▲(一九八八年)



▲(一九八九年)



▲(一九九四年)



▲(一九九六年)



▲(一九九九年)



▲(二零零一年)



▲(二零零二年)

週報出版二千期

內容充實幾回味

見證基督傳真理

齊心努力升主旗

彭錦威


伴行屬靈路、文字傳主道

我與「週報」的筆緣

★徐濟時

  依稀記得自年少起每當在教會書架上見到《基督教週報》,都會好奇地拿來翻閱,咀嚼其中的文章與資訊,慢慢建立了絲絲情誼。

  五年多前返港事奉,未幾戴安娜意外身亡掀起戴妃熱,有感之下首次投稿;不多久德蘭修女亦病逝,突蒙許社長來電邀寫一點評價,自此與「週報」開展了筆緣。由「依然有信」一直到「交流點」、「時事透析」,都有幸留點筆蹤。

  近年間目睹「週報」內容從文藝小品擴展至社會評論,軟硬兼備,誠屬與時並進之奠,回應了港人當家作主之下不失基督徒一份參與。願主繼續恩領週報邁向不惑之年,作出劃時代貢獻。


更新變化中的週報

★胡志偉

  在年輕的日子已於教會翻看《基督教週報》,透過此份刊物擴闊我的視野,認識本地與普世教會的發展。閱報廿八年以來,不斷看見週報更新變化,與時並進:特別近年來週報的社會觸角日趨敏銳,作者多樣化與年輕化,增加週報的可讀性。願上帝繼續使用週報,在變幻世代中,促進對話,見證主道!


不斷革新、質素提升

★李國權

   感謝神,讓筆者有機會參與《基督教週報》的事奉十多年,目睹這份刊物不斷革新,質素隨時代的需要而提高,深感欣慰。今天,筆者向會友或主內同道推介這份週報時,頗自豪地說,「這是一份優質報刊,值得閱讀!」

  在閱讀文化日漸式微的今天,《基督教週報》不為促銷而降低報格,反而為了推動閱讀文化而花盡心思提高文章質素,有目共睹!期望《基督教週報》繼續努力,成為一份基督徒不可缺少的讀物。


週報與我的淵源及使命

★黃超靈

  自一九八一年認識《基督教週報》始,已對週報愛不惜手,每週出版後都盼望先睹為快。

  週報提供本港基督教會的消息,過往廿載寒暑,遍閱不同牧者及肢體的文章,或對牧會領受的分享、或對屬靈生命的體驗、或對異象更新的看法,及人際關係的交流。原來週報牧養了我,使我明白今日香港教會的動態,及參考主內同工同道的心得,從中守望支援,當中遇有啟迪自己的文章,更謹慎地剪存,留作日後參考。為此,我要多謝《基督教週報》。

  在前面的日子,盼能薄盡綿力,介紹更多人閱讀週報,也盡量參與有關事工,使更多人得到益處。


先睹為快

★吳思源

  星期日是主日,也是我的閱讀日。這一天通常我會買一兩份報紙,然後逍逍遙遙的享受早餐-《基督教週報》是我必讀的報紙,雖然大多數是在當天的下午。

  廿多年前從參加青年團契開始,即注意到有一份《基督教週報》。每個星期六晚,團契結束後,教堂的工友已經把最新一期的週報整整齊齊的放在大堂側的架子上。每次見到一疊明亮乾淨的週報,我總是毫不猶疑的先取一份,然後拿回家中先睹為快。

  從成為週報的讀者,到近年成為週報的委員、作者,廿多年來親眼看到週報的成長和變化。但有一點沒改變的,我仍然維持對週報先睹為快的習慣-就是我當上週報的委員後,更早於每個星期二中午開會時,已經有機會閱讀大部分的內容了。

  奇怪的是,當我在星期日拿起正式印好的《基督教週報》,仍好像從未看過一樣,由頭到尾再看一遍。或者我早已把週報看成自己的好朋友了。


教會的延伸

★沈志超

  教會有一套屬於自己的、獨特的信念,有別於一般社會團體。因此教會極需要在其成員中深耕這一套信念,鼓勵內化,積極實踐,對非成員進行傳遞溝通;而進一步從信念出發,審視身邊發生的人與事,期盼信念的表達與時並進,更是教會最自然的延伸。這一切的深耕、傳遞及延伸,《基督教週報》過去刊行的二千期已予以落實。前瞻未來,盼望能以一個更寬宏的心胸、更高遠的目光、更敏銳的感觸繼續前路,貢獻予一個更美的香港教會。


情牽「週報」

★梁銘

  忘掉了何年何月,與週報偶然相遇,雖再驀然回首,卻仍是煙雨迷濛中。

  再後,承邀為週報編輯業務小組成員,每逢禮拜二,藉午膳時間共聚,商議業務及審稿。由金冠酒樓到叙香園酒樓,到現今的榕江酒家。總有十多廿年了,伴我由壯年到晚年,令我情牽週報,已非事工職責了。

  尤令人懷念的,是早期的組員何世明法政牧師及黃永熙博士等人,其見識之廣博,審稿之謹慎,投入之熱誠,為後學所景仰。願《基督教週報》,不單是一份紙張刊物,也是你-我-祂的情結。


立論真確 啟發生活

★植栢燊

  《基督教週報》創刊三十八年,現達二○○○期報慶,這算是不短的日子,期間亦經過多次變革,基於聯會屬會眾多,背景與見解各有特色,立論和形式便有所局限,一般被評為作風保守,其實也顯得可靠、真實與客觀。

  二○○○期以來,經前賢不斷的耕耘,週報已奠下不可磨滅的價值,透過各版不同的特色,但總不偏激,常發人深省,明白教會動態,了解社會需求,總要達致立論真確,鼓舞人心,剪破時弊、啟發生活,使讀者明瞭真理所在,讀後會感到賞心樂事,生命可貴,讓我們共同努力支持及栽種這份週報,使它成為大家腳前的燈,路上的光。


我與《基督教週報》

★李鴻標

  我與《基督教週報》的關係始於一九六八年,就是我受洗加入教會那一年。當時我的母堂(信義會深信堂)每期都訂購了數十份的《基督教週報》,供教友自由取閱。雖然那時我還是小學生一名,但我已有閱讀《基督教週報》的習慣,不經不覺已超過三十年了。這三十多年來,上帝藉《基督教週報》多方面的培育我,也讓我有幸參與在其中。我願意在《基督教週報》第二○○○期的特輯裡面,向眾人作見證說:《基督教週報》和我都一齊成長了!但願靠著上帝所賜的力量,《基督教週報》可以突破更多的框框,與時並進地將上帝不變的真理表明出來。


享受「基週」樂無窮!

★鍾健楷

  說不清是何時閱讀《基督教週報》,也說不出是何時與週報扯上關係,總之是週報伴著我成長,成為我事奉的動力。我讀週報習慣是先讀「教會之聲」,閱讀首版內容報道,次版之機構消息,及活動廣告。繼而再翻閱每一版之標題及文章之位置,以助建立「閱讀心靈地圖」,就在這週內慢慢地享受週報內屬靈文章,滋潤著個人屬靈心田。

  當然每期也讀一讀個人所撰寫專欄,自問這篇文章內容能否幫助傳道同工善用軟硬體來輔助傳道工作。在此恭賀《基督教週報》二○○○期紀念,祈求上帝使用《基督教週報》成為更多讀者的祝福。

 


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出版部

(2002-2003年度)委員

聯 會 主 席:梁林開牧師
聯會副主席:龐建新牧師
部   長:許朝英先生
顧問:
李國權牧師
陳佐才牧師
陳黔開牧師
李仰安牧師 
李志剛牧師
委員:
鍾健楷牧師
植柏燊先生
梁 銘牧師
沈志超先生 
李鴻標牧師
吳思源先生
徐濟時牧師
黃超靈牧師
胡志偉牧師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畫中有話】

【誠心所願】

【文林】

【聯會活動快訊】

【代禱事項】

【親密家庭】

【餘暉集】

【夢想的萌芽】

【資訊年代】

【教會圖說】

【神學縱橫】

【牧養事件簿】

【男人傳奇】

【如情未了】

【交流點】

【市井心靈】

【父母也EQ】

【心靈照相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