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偈破解(四)~「明心見性」豈能見上帝


2000 期(2002 年 12 月 22 日)
◎ 神學縱橫 ◎ 李志剛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對於神秀所說「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的兩句偈語,在佛教禪宗的傳人上,以及一些佛學專家都有不同的詮釋。若以菩提樹喻之為身,或是以明鏡台喻之為心,無論菩提樹也好,明鏡台也好,兩者都是有形之物,有它的局限,至少含有唯物的觀點。由於神秀的偈語,以致引發慧能的反駁:「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此即「菩提」本來是一種「覺悟」,自然不是一種「菩提樹」;至於「明鏡」,是說「鏡像無心」,又說「若知鏡像畢竟空,即身心畢竟空」,身心本是空,何來是一台明鏡,所以慧能給神秀下一句「本來無一物」的定語,人是不能從菩提樹、明鏡台之中找尋真理、找尋自我、找尋佛性。換言之,人不能從「外物」去探求真理、探求自我、探求佛性。故此亦有傳說慧能原來的偈語是: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佛性常清淨,何處惹塵埃。」

  在慧能禪學的發展上,他強調的禪法是明心見性,頓悟成佛。主張佛性與生俱來,佛性平等,人人「佛性常清淨」,在清淨的心體已有成佛的本能,不須要有任何外在力量的幫助,人人都可以成佛。人之可以成佛是從「頓悟」(突然之間的領悟)而得,人之不能成佛,是因為處於未「悟」的心境,被世間的妄念、煩惱迷住本心,污染本性,佛性不能顯明。因此人與佛之分別就是迷與悟之分別,人能覺悟,就可以立地成佛。而「悟」的關鍵就是「明心見性」,體認到心本有的佛性,並且是「一念若悟,即眾生是佛」,這是在一剎那間完成,無須外力的一種自力行為,無形中將自我和佛混為一體,我即佛,即人人可成佛,換言之,人人成佛,便形成多神論。

  耶穌說「我是真葡萄樹」,但天父是「栽種的人」,同樣是一個葡萄樹的引喻,但耶穌並無否定「葡萄樹」物的存在,反映物質的存在是「有」的存在。因為上帝在創造時候說「要有光,就有光」;「有晚上有早晨」;「諸水間要有空氣」;「上帝看著是好的」,所以上帝創造天地,宇宙萬物和人類是一個「有」的世界,而且是上帝看著為好的世界。不能因人類的思維去決定它的空和無,美與醜。從耶穌所說的葡萄樹,不但指出葡萄樹真實存在,並且提及創造天地萬物上帝天父,由祂創造栽培成長,葡萄樹不能自生而來,是由天父上帝栽培而來。此即生命的存在和生命的成長,都是有生命的根有生命的源。葡萄樹枝子離了葡萄樹的本能固然不能作甚麼,而葡萄樹離了栽培的天父,同樣不能作甚麼,我們必須透過耶穌去獲取上帝賜予生命的力量。

  慧能的「明心見性」論,是在自我中去尋找自我,從自我中去見到至善的本性,進而頓悟成佛。而人之所以去「悟」,所以去「見」,應該是要有客體的事物才可以去「悟」去「見」。但慧能將自己的心成為「悟」成為「見」的客體,將個人成為主體和客觀的混合體,試問單憑一時的頓悟,便可以了解天地萬物存在的由來和生命存在的意義嗎﹖慧能的個人頓悟,使人進入個人主義和人本主義的思維,而不是個人與「葡萄樹」的生命連結在一起,更不可能到生命之源上帝那裡去。個人本身已是有限的人,而在一個有限人的思維中,何以能找到無限的佛?那麼這一個佛都是極之有限的佛。因為從一個有限的人、去尋找一個無限的神,這都是人類歷代宗教的思維法則。但我們信仰耶穌基督的人,清楚知道「上帝愛世人,甚至將祂的獨生子賜給我們」,如耶穌所說:「一切所有的,都是我父交付我的。除了父,沒有人知道子。除了子和子所願意指示的,沒有人知道父。」(太十一27)

  我們所相信的上帝,並不是人能「頓悟」「本身」的上帝,而是一個歷史的上帝,亦是一個道成肉身的上帝。上帝創造世界,祂是歷史的主,祂曾在以色列人中顯現說,我為亞伯蘭、以撒、雅各的上帝(出五14-15),但祂在二千多年前「道成肉身」進入世界,「藉著祂兒子曉諭我們,又早已立他為承受萬有的,也曾籍著他創造諸世界。他是上帝榮耀所發的光輝,是上帝的本體和真像,常用他權能的命令托住萬有,他洗淨了人的罪,就坐在高天至大者的右邊。」(來一2-3)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畫中有話】

【誠心所願】

【文林】

【聯會活動快訊】

【代禱事項】

【親密家庭】

【餘暉集】

【夢想的萌芽】

【資訊年代】

【教會圖說】

【神學縱橫】

【牧養事件簿】

【男人傳奇】

【如情未了】

【交流點】

【市井心靈】

【父母也EQ】

【心靈照相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