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回歸以來,香港受到亞洲金融風暴吹襲,造成經濟下滑、失業率高企、裁員減薪、市民消費力薄弱。面對危機,特區政府雖然頻頻「出招」,但好心做壞事,經濟民生卻未見好轉。市民投訴無門,惟有上街示威遊行,宣洩心中的怒氣。儘管如此,香港局勢仍然保持穩定,且被公認是一處營商投資的好地方。正因為如此,戰爭動亂對香港人來說似乎遙不可及。
就以色列與巴勒斯坦的流血衝突為例,除幾聲嘆息外,似乎難有切膚之痛的感覺。倘還要求有進一步的關心和行動,只是緣木求魚而已。然而,耶穌基督的教會面對在以巴衝突中的雙方死難者時,難道無動於衷,只覺事不關己,己不勞心嗎?答案當然不是。教會在世,其目的不僅僅關心本土居民的福祉,更關心並謀求本土以外的民族的幸福和需要。民族和平共處,正正是教會當關心和禱告的議題。
教會關心世界和平,由來已久,遠在主後十三世紀聖方濟(St. Francis)的《和平禱文》首句就是這樣寫的:「主啊,使我作你和平的工具。」作主和平的工具,當然不僅僅是聖方濟個人的願望,這也是整個教會在世上的願望。誠然,教會是為全球人類的平安、和平和發展而立足於世。主後四世紀《聖約翰屈梭多模崇拜禮文》(The Liturgy of St. John Chrysostom)充分反照著教會在世締造和平的職責。
每個主日,教會都會誦唸一篇《平安啟應文》作為整個崇拜禮儀的開始。此禱文不僅僅為全球教會的安定,也為世界和平、人類團結、風調雨順、四季平安、遠行者和病患者等祈求平安。聖約翰的禮文中的《平安啟應文》其實是要貫徹保羅對教會的囑咐,提醒信徒不要忘記為世界禱告。保羅說:「我勸你第一要為萬人懇求、禱告、代求、祝謝。為君王和一切在位的也該如此,使我們可以敬虔端正,平安無事的度日。」(提前二1-2)惟有我們明白了教會在世所擔當的責任和當扮演的角色時,為以巴衝突祈禱才顯得實在和迫切。
今天人的問題是關係的問題,意思是人神、人我、人物之間存在著衝突和矛盾而無法和平共處。日常生活恍似連場爭鬥,面對問題,也只能訴諸武力才可以解決。然而,以暴易暴只會帶來衝突和矛盾的升級,對化解問題卻無補於事。以巴流血衝突就是一個顯例。迎向未來,以巴乃至整體人類必須懂得持正確的態度和方法去正視和解決衝突。教會在這個衝突的紀元裡,首要的責任是要透過連綿不絕的禱告和行動,化解民族恩怨,締造國際和平。
今天教會為以巴衝突祈禱,其實也是為人類衝突而造成的創傷祈禱,更是為人類的未來,即我們的子子孫孫的幸福和快樂祈禱,盼望他們可以免於戰火和仇恨的環境中成長。那末,就讓香港的教會於每一個主日崇拜開始時,都為以巴的和平,當地教會的安定和人民的團結;也為他們能脫離一切苦難,仇恨和缺乏,向主祈求。最後,更請求主以祂的恩典幫助和拯救他們,垂憐亦保護他們。因為一切榮耀,尊貴和敬拜都屬於上帝,聖父、聖子、聖靈,起初如此,現在如此,將來亦如此及世世無窮。阿們。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畫中有話】
【誠心所願】
【文林】
【代禱事項】
【親密家庭】
【餘暉集】
【夢想的萌芽】
【資訊年代】
【教會圖說】
【神學縱橫】
【牧養事件簿】
【男人傳奇】
【如情未了】
【交流點】
【市井心靈】
【父母也EQ】
【心靈照相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