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些歷史書籍所見,錢納利所繪畫的馬禮遜牧師譯經圖,是有不少贗品的流傳。就以本圖而言,亦可以確定是另一幅的贗品。若與澳門聖公會於一九九七年六月十二日所印製那張「馬禮遜譯經圖」明信片去作比較,掠眼看之間頗為相似,但從繪畫用筆的細緻分析,不難發現三個人像都是很虛浮,圖上的書、筆、墨、紙很不清晰。馬禮遜牧師面部的肌肉顯得浮腫不實,幕繸至為凸顯,所以是一幅贗品無疑。
馬禮遜牧師譯經圖,既是出於錢納利的手筆,何以有贗品和倣製品的產生?首先要了解,在十九世紀初葉,中國對外開放只有廣州一個商港,無論歐洲和美洲到中國經商的船隻,多集中於珠江一帶的活動,對於中國內陸的城市和鄉村少有接觸。在一個不開放的社會中,西方世界對中國愈感好奇,也就愈想知道中國的社會環境。而當時的繪畫是介紹中國風土文物最佳的方法。因此十九世紀初葉,在澳門和廣州就有一種繪畫貿易行業,將珠江三角洲一帶的山川、社會活動、中西人物的圖像,繪畫油畫銷售到歐洲和美洲各地,這種商業油畫可謂大行其道,甚受外國人的歡迎。
商業貿易畫的流行,但亦重於畫家的藝術和畫工。因為歐美的買家,不只是看所畫的圖像,亦要欣賞畫家的藝術,如此才有收藏的價值。由此推知當年在澳門和廣州從事繪畫維生的畫師,不少已有畫工的成就,並且在西方世界享有名聲和認知。特別是錢納利在澳門的一段日子,他繪畫的風格已成為東方一大派系,深受西方藝術界重視,他的作品多被收購。
錢納利在澳門的時候,亦曾收生教授油畫。其中有一位廣州十三行的關喬昌,從遊多年,深得真傳,其後他的油畫亦成為藝術家採購的藏品。由此推知,錢納利之繪畫「馬禮遜牧師譯經圖」,自然有倣畫的油畫出售,以錢納利的名聲去賺錢。而遠在西方的賣家中,亦有只知錢納利其名,而不知其畫的人,所以買的便是贗品。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聯會特別事工】
【教會之聲】
【畫中有話】
【誠心所願】
【文林】
【十大長者】
【雲彩見證】
【親密家庭】
【餘暉集】
【教會圖說】
【神學縱橫】
【宣教千里】
【牧養心聲】
【男人傳奇】
【如情未了】
【交流點】
【市井心靈】
【父母也EQ】
【心靈照相機】
【一個人在路上】
【一台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