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大學教授精彩地講授完「後現代主義」,正等待學生發問,可是全場卻鴉雀無聲。幾經鼓勵,才有一位學生舉手回應。教授連忙請他發言,學生靦腆地問:「教授,你剛才所講授的內容,有哪一段是考試需要熟讀的呢?」
這令人無奈的一幕,正發生在我們的身邊,發生在香港現有的教育體制裡面。
曾多次與中學校長談及中學生升讀大學之後的表現,很多校長都不勝唏噓。那些曾以不錯成績入讀大學的學生,並非全部都能「修成正果」。部分在大學初段已表現得十分退縮,在講堂裡選坐在最後一排,在導修課不發一言。雖然這似乎是個別的例子,但個別例子卻有愈來愈多的趨勢。據在大學任教的教授指出,他們面對學生的思考能力不足、自信心不足、參與感不足、投入感不足及使命感不足等問題愈來愈嚴重。這當然可以歸咎於培養這些學生的中學,但今日某些大學的表現令人失望,整個社會都有責任。
今日的社會跟以往的不同:從前香港只需要少數的精英管治,其他人只是當服從者。今日知識型的經濟社會,卻需要大量的精英去建設。香港已不再是純以低廉勞動力為主的社會,而是需要更多具備高思考能力的人材。故此,舊有的選拔及培養人材的機制,有重新審訂的必要。
今日大學教育面對的問題,部分源於大學繼續維持單以考試成績收生。即使是那些除了死記硬背以外,甚麼也沒有好好發展的學生,仍然可以名列前茅地「迫」入大學。現時大學收生的做法,實在沒有空間讓高中進行改革。任教高中的老師,眼見自己的學生面對大學不同學系苛嚴的收生條件,各科收生標準又各異,老師為了要協助學生面對這種形勢,惟有繼續不考不教,盡量為學生減負;學生亦非常實際,不考不學,為自己減負。故此,只有改變現時的收生辦法,高中才能有一個拓寬的課程去銜接初中的發展。「拉鬆」了的大學收生準則包括充分考慮學生的全面表現,例如校內學術及非學術評核報告、學生自行撰寫的履歷、面試表現等,讓修讀通識教育科的學生可獲優先考慮,並在可行的情況下彈性處理中學生修讀學科的要求,讓他們可選擇橫跨不同學習領域的學科。
這個年代的青少年為了學業,變得非常實際,為了「生存」都懂得在現有收生的制度之下鑽空子,學生為了盡量爭取機會不得不各出奇謀,被迫放棄自己的興趣,選讀一些不願意修讀的科目。但請原諒他們這些為「五斗米折腰」的心態。要改變他們,教育工作者就要寬大為懷,先給他們空間去「改過自身」。高中的教師大都很有理想,他們知道除了「教書」之外還要「育人」。可惜現實是殘酷的,他們沒法抗拒「趕」書的「誘惑」,甚麼做人處世的道理也就不得不「付之闕如」了。
為了讓大學收生機制的改變不是單獨的進行,教育當局已先來一個小一入學改制︱按「就近入學」的原則派位、禁止為幼稚園學生進行筆試和面試。另外又即時取消小五、小六的學能測驗,避免學生進行無謂的操練。這一切的改變無非都是要除去關卡、締造空間、鼓勵學生全人發展。至於大學收生的實際運作,只有寄望各學院、各學系的同工了解現況,考慮改變收生的方法。大學收生的準則是長期主導著中、小學學習生活的,這個改變能引發連鎖反應,並推動各環節活動起來。只有這樣,高中的教師才有膽量去開展一個更「寬闊」的高中課程、重視培養學生個人的專長、進行多元化的學習。
有了這些空間,我們才有餘力和信心在高中去實踐和面對教改:包括「二加二」的高中改為「三年一貫」制;一個取代現時中學會考與高級程度的新的「公開試」。教統會建議在新的高中三年學制出現以前,各學校可以自行在校內實施課程改革,例如擴闊課程內容、提供多元化的學習機會等。但要實踐及開展這些探索,就必須在大學收生方面有「拉鬆」的跡象可尋,老師才可以在心理上得到支持,試圖去謀求突破。這是整個教育改革的重點,也是教改成敗的關鍵。
我在這裡懇切呼籲各位從事高等教育的同工、負責各學系收生的大旗手,請「救救孩子」!為了給學生一個美好的將來,讓他們的中學生活過得更有意義,請認真考慮改變收生的要求!(摘自:香港教育研究學會公元二千週年大會主題演講講稿)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聯會特別事工】
【教會之聲】
【畫中有話】
【誠心所願】
【文林】
【親密家庭】
【餘暉集】
【資訊前線】
【細說心語】
【教會圖說】
【神學縱橫】
【英倫拾絮】
【宣教千里】
【牧養手記】
【如情未了】
【交流點】
【市井心靈】
【父母也EQ】
【心靈照相機】
【一個人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