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調查指出兩成半香港人活得不快樂,這些不快樂的人包括成人、大學生、中學生、小學生,他們不快樂,有的是因為經濟,但更多是因為人際關係不和諧。
以六百萬人口計算,兩成半就是一百五十萬人,這百五萬不快樂的人,有如計時炸彈,成為香港隱憂。
同一天的報章,還有另一篇特寫,記述一個患有嚴重痙攣的殘疾人,用嘴巴吹氣操作電腦,書寫出她對人情世事的看法,寫成了「輪椅上的小鳥」一書。
如果要不快樂,殘疾人理應比身體健全者更不快樂,可是世事偏偏如此弔詭,這隻行動不便,曾經自卑的小鳥卻選擇快快樂樂地活下去。
有一首歌這樣說:快樂是陽光普照的清晨,是流水美妙的音韻,是尋找天際的星,是回憶沙灘的足印,是離開都市的煙塵,是回家往浴缸一浸......
歌者所說的快樂,都不過是平凡之極的事物,可見快樂與否在乎一心。
有些人明白儹積財寶,會有蟲咬,會銹壞,於是輕看名利,視富貴如浮雲。他們不營營役役,不在錢眼打滾,於是便能學顏回那樣,雖然簞食瓢飲,也不改其樂。
有些人身處逆境,卻能喚起潛藏鬥志。他們知道山窮水盡之後,會是柳暗花明又一村風景,挫折壓力在他們看來不過是考驗,於是愈戰愈勇,成為懂得苦中作樂的生之勇者。
有些人胸襟廣闊,悲天憫人,周遭人事都是他們關懷的對象,他們傾愛大地眾生,個人得失榮辱根本不放心上,這種坦蕩蕩的君子,那有時間傷春悲秋?
更重要的是,有些人建立了清晰的人生目標,他們知道為何而活,所以得到保羅的致勝祕訣,他們知道怎樣處卑賤,也知道怎樣處豐富,因此不論飽足飢餓有餘缺乏,這些人都一樣充滿喜樂。快樂,於他們何難之有?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畫中有話】
【誠心所願】
【文林】
【癌病答客問】
【親密家庭】
【餘暉集】
【資訊年代】
【溪水旁】
【教會圖說】
【探病錦囊】
【貞潔有道】
【牧養心聲】
【如情未了】
【交流點】
【古道今詮】
【父母也EQ】
【心靈照相機】
【童話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