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海面傳道會於去年十二月二十六日舉行六十週年感恩崇拜。該堂以一九九九年作為六十週年堂慶紀念,顯然是以一九三九年六月二十一日舉行新堂奉獻典禮計算。據海面傳道會的堂史記載,早於一九一二年已有海面傳道會的創辦,以及海面會船的聚會崇拜。
上海中國基督徒會於一九一六年六月所出版的「中國基督徒報」第六十六期,載有麥梅生所寫的一篇「香港海面傳道會小史」,這可以說是香港海面傳道會最早的堂史。麥梅生開宗明義提及海面傳道會產生的經過,因為一九一二年在民國初創時期,一切政治制度都需要改革,當年孫中山就任南京臨時大總統,國民政府要推行民主選舉,全國人民應有選舉的權利。其中有一些政府官員則不以為然。認為水上的漁民是隨船居住,到處流徙;又以漁民缺乏知識,既沒有政治常識,又沒有辨認文字的能力,故有主張人民選舉權不應普及到水上的「蛋民」。但孫中山則提議不論是水上或陸上;有知識或沒有知識,舉凡是中國任何種族人民,在法律面前都是一律平等,人人都享有選舉的權利。為此通令全國各省,特詔海面漁民與所有國民同享選舉權利。自命令下達之後,由是引起香港青年會總幹事何麗臣,和教育部書記麥梅生長老對海面漁民工作的重視。認為漁民雖然享有選舉權利,但亦必須教導漁民學習基本的知識,以使選舉事務順利推行。既要教育漁民知識,又可組織海面傳道工作,可謂一舉兩得。於是同年二月二十九日有香港七大公會領袖商議,得贊助人二十四位,於三月二十九日舉行第一次籌組會議,並選舉行值理。一九一二年三月二十九日亦可以說是香港海面傳道會的成立日,為此籌款購建會船。在沒有會船之時,先租鄭華勝的小貨船作海面傳道工作。其後籌得款項,則購買鄭華勝的小貨船,加以裝修於一九一三年二月一日行下水禮,是為海面傳道會第一會船。一九一五年香港基督教聯會成立,則附屬於聯會管理。一九一七年二月十七日,第二會船開幕,新船建造費為一千四百元。至一九二九年由聯會傳道部屈樂卿、卓恩高等人商議興建第三會船。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畫中有話】
【誠心所願】
【文林】
【癌病答客問】
【親密家庭】
【餘暉集】
【資訊年代】
【溪水旁】
【教會圖說】
【貞潔有道】
【牧養心聲】
【如情未了】
【交流點】
【古道今詮】
【父母也EQ】
【心靈照相機】
【徵文比賽】
【童話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