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的一年我曾到澳門和吉隆坡主持兒童EQ訓練,尤其感到興趣的是藉此機會,體會不同地方的華人家庭教導子女的方式,我很想在本文裏指出這新世紀正帶給父母一個沈重的挑戰-重新介定「何謂教子有方」!
我在吉隆坡遇到很有活力的一群孩子,與香港的兒童比較,我感到後者的壓力較多,吉隆坡的小朋友很享受課堂的自由,他們(尤其男孩子)很易走出座位和望左望右,不太習慣坐得端正。我的訓練組導師要把EQ短劇由原定的二十分鐘,編短至十分鐘來遷就他們,因為他們的集中力比同齡的香港孩子差近倍呢!
不要誤會吉隆坡的孩子是頑皮反叛,他們對老師的服從程度比香港的還要好,若然我們的導師嚴格地示範坐姿和如何表現禮儀,他們很快便學上了,相比香港的孩子,後者卻有不少陽奉陰違的現象,導師行遠了便會「打回原形」了!
最使我感到難明的,是有兩個男孩子不斷走到台前想看清楚我們的魔術道具,但他們的好奇心很快便進展到要拿走這些道具,當然被導師干預及勸導回座位,然而不用五分鐘他們又再跑出來。看樣子他們已是八至十歲了,而且一切理解的能力是很正常的。
我觀察他們的座位後不遠,正坐著他們的父母,這兩夫妻竟然望著兒子們的行為仍是不斷微笑著,更奇怪的是其他家長也是同樣那麼歡愉,這時那兩男孩子還把台上的咪也擅自取來試著說話呢!
我想像香港的家長們一定會跑出座位「活捉」自己的孩子甚至罵孩子「失禮父母」,而其他家長會不斷搖頭及評論孩子的不是。
吉隆坡的當地同工告訴我:當地的父母只會交孩子給學校教育,自己卻飾演一個監督角色,看學校教得好與否,家長不自覺有何需要直接參與教育子女的角色。
這會否是將要出現的香港風氣?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畫中有話】
【誠心所願】
【文林】
【癌病答客問】
【親密家庭】
【餘暉集】
【資訊年代】
【溪水旁】
【教會圖說】
【貞潔有道】
【牧養心聲】
【如情未了】
【交流點】
【古道今詮】
【父母也EQ】
【心靈照相機】
【徵文比賽】
【童話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