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有句說話:「虎父無犬兒」,也就是說有怎樣的父親,也有怎樣的孩子。在教養孩童方面來說,這句話甚有提醒作用。
為人父母的,當然希望自己的孩子能青出於藍,比自己更有成就,這可說是人之常情。而且父母也不希望孩子重蹈自己的覆轍,因此諄諄善誘,不時提醒和提點。但是一個終日滔滔力勸孩子努力向善的父母,若只是停留在口說、言教而非身體力行的,以自己的行為來作榜樣的話,我相信孩子只會對這樣的父母的言教感到索然無味,毫無作用。
有一次在路上巧遇一對父女,爸爸向女兒說:「這些香煙又加價了。」女兒若無其事的繼續行。爸爸又說:「他日長大,你不要學別人燒煙,很花錢的呢!」這時女兒似有所領悟的向爸爸說:「你也燒煙呢!都是黃老師所說的最好,我最聽黃老師教。 」一個四歲孩子似乎也曉得反抗這個毫無榜樣的爸爸!
某日友人和我逛街,友人在「紅公仔」發亮而路面情況看似安全的環境下,「奮不顧身」的衝紅燈,留下我呆站在馬路的另一邊。當我安然抵埗後,友人揶揄地說:「我忘記了你是信教的,不可以衝燈犯禁!」我施施然地說:「聖經沒有不可衝燈的禁令,我不衝燈不是只基於信仰,你看到我手拖着的津兒嘛?」
那時津兒望向友人說:「你真是太曳,紅公仔時過馬路!」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畫中有話】
【誠心所願】
【文林】
【癌病答客問】
【親密家庭】
【餘暉集】
【資訊年代】
【溪水旁】
【教會圖說】
【貞潔有道】
【牧養心聲】
【如情未了】
【交流點】
【古道今詮】
【父母也EQ】
【心靈照相機】
【徵文比賽】
【童話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