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新聞原來真的是好新聞。
愈來愈怕傳媒所散播的那種負面和對抗的氣氛。
回歸前,是對國家主權的各樣政治爭拗,到港人真正的當家作主了,是對政府管治的各式埋怨。金融風暴的重創之後,又輪到對新移民的抗拒。
一百六十七萬個港人所生內地子女的居港權問題,就法理人情社會因素等各方面的考慮,一直引起廣泛討論。但從電台「烽煙」節目,或報章輿論,最牽動人心的「說法」都是擔憂飯碗被搶了、生活水準下降了,教育質素拉低了,有能力的人避去外國了......
漸漸覺得所謂更新更多的資訊,益發令我們狹隘短視,受困其中,看不到遠景。
在這個負面新聞的大氣候底下,總常有種氣餒的感覺。
我們的信仰,我們的永恆觀念,豈非就在人的絕路上給人新的盼望新的視野麼?
今天不同羣體都習慣暢所欲言表達不同羣體的聲音,也沒有誰對誰錯之分,總之相對論代替是非觀。
而對「一百六十七萬」數字背後的一個個家庭、一個個生命,我們又是否願意高舉信望愛的精神與力量,從另一個角度提出正面的聲音呢?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文林】 【親密家庭】 【餘暉集】 【資訊年代】 【溪水旁】 【教會圖說】 【牧養心聲】 【如情未了】 【交流點】 【古道今詮】 【童話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