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饑餓的世界


2 期(1964 年 9 月 6 日)
◎ 特稿 ◎ 黃日強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當基督教週刊準備面世之時,我們不得不聯想到當日主耶穌用五餅二魚行神蹟的那幅畫景。

  在那幅畫景中我們可以看到一大羣饑餓的羣衆,他們實在代表了整個饑餓的世界,就是歷世歷代無千無萬的人羣。固然的人類在物質上有增無已的落在缺乏失援的光景中,然而,更可悲的,乃是他們在精神上的饑餓。

  他們的魂是空虛的,靈更是黑暗的。他們的頭腦缺乏粮食,他們的內心更需要滋養。就以三百多萬人口的香港來說,我們每天在車站、碼頭、車廂、輪渡、茶樓公園、⋯⋯都能看見人們很饑渴地讀報紙,閱刋物,當然的,在家庭、學校、圖書室中更使這現象表現無遺。

  可是,問題在於:他們的靈與魂能否得着飽足呢?那些沒有基督的地上粮食,可以滿足他們的心靈嗎?不,絕對不能。那麼,我們如何去面對這個內心饑餓的世界呢?讓我們從主耶穌行這偉大神蹟的過程中,看看四種可能的態度罷:

  一、不理

  那是一些門徒的主張。他們對主耶穌說:「叫他們散開,⋯⋯」(閱路九12)換句話說,他們眼見這大羣饑餓的人,裝作沒有看見一般,索性打發他們走開,讓他們各顧自己的事。恐怕他們心裏這樣說:他們沒有吃的東西,那是他們自己的事情,反正教會不是辦粮食的機構,我們何必多此一舉呢?

  我們辦理文字佈道工作,少不免有人批評,認為我們沒有這種工作的需要,尤其是看不出基督教聯會有文字出版的基本責任。然而,主耶穌不接納此議,反而直接命令他們說:「你們給他們喫。」因此,我們不得不理了。

  二、不敢

  信徒旣知主耶穌的指示,只得硬著頭皮的担承下來了,然而,怎樣去對付這龐大的羣衆呢?那裏有五千人,這只是成年男子的數目,倘若包括婦孺在內的話,非到一萬人不可了。

  腓力提出一個問題來了。他問主說:「就是二十兩銀子的餅,叫他們各人喫一點,也是不夠的。」(閱約六7)他的對話實在代表第二種態度,因為他的暗隱意向如此:「主啊,我們不是不理這事,本該照一你的指示去行,然而,杯水車薪,無濟於事我怎敢輕舉妄動?」

  面對一個廣大的人羣,我們多時都被嚇住了。正如現在辦一份週報,在這十里洋場的香港中,正像滄海一粟,許多人會懷疑這份週報能發生何種效力,當然也不敢樂觀於這份週報之持續力。

  單憑我們的思想和理智,必然產生腓力式的態度。我們用數學計算的結果,只能引致氣餒和灰心我們就有足夠的理由去回絕主的吩咐呢。

  三、不留

  感謝神,那兒有一個小孩子,他有五個大麥餅,兩條魚,那是他僅有的粮食,本是留給自己用的食物。他知道當時人羣的需要,又聽見主耶穌的吩咐,就甘心樂意的拿出來,完全的拿出來,沒有留下絲毫自己用,於是耶穌就能成就一件美好的大事。

  這個小孩子,沒有自私,他不忍心看着大羣人的饑餓,他也沒有考慮他那少量的東西能夠成就些什麼,他竟不害怕這樣的奉獻是否貽笑大方。他只有一顆真誠的心,把那卽管是最微小的東西拿出來,他沒有留下半點為自己,而是完全的捐棄於公。

  這樣的態度,是難得的,也是我們今天所需要的。我們若要有成功的文字佈道工作,一定要抱持「不留」的態度,那就是付出最大代價的態度。神沒有留下一點好處不給我們,我們為什麼自私呢?我們若自私,怎能使別人得着飽足呢?

  四、不惜

  光是那五餅二魚,最多只令七個人有份沾恩。然而,主耶鯀要大大使用這少數而寳貴的獻禮,因此祂要行神能,成就大事。但是,在行神蹟之先,祂要作的就是:祝福擘開。

  祂不愛惜那五餅二魚,而那五餅二魚本身也不抗拒,於是它們被擘開,原來的美觀不見了,完整的狀貌破毀了,這才給神使用,變為成千成萬的食粮。它們雖然擘碎了,但是神的能力進到其中,很奇妙的變作生命之糧。

  主耶穌也如此的被擘開,釘死在十字架上,為了救贖我們罪人。好比祂一粒麥子,落在地裏死了,就結出許多子粒來若是不死,仍舊是一粒。

  當我們面對這個靈性饑餓的世界時,我們不能不理和不敢,乃要不留與不惜。我們非要付出最大的力量,和最高的代價,我們就不能從事這項重大的文字佈道工作。

  願意我們華人基督徒聯合起來,使用這份刊物,成為我們傳播福音的工具,另一方面,也能溝通主內各宗派教會的訊息。願神賜福這份新生的刊物,真正能飽足好些人心靈的需求。


【要聞】

【文林】

【特稿】

【基督教現世紀】

【家庭婦女】

【教會消息】

【教會聖歌史】

【新聞】

【漫畫】

【示範室】

【評論】

【靈裏的禱告】

【青年園地】



Card image cap
Card image cap
Card image c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