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民服侍與香港教會


3017 期(2022 年 6 月 19 日)
◎ 教會之聲 ◎ 吳思源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難民主日

  提起「難民」,也許我們只想起烏克蘭、叙利亞、蘇丹等地方,而忽略了香港其實也曾經有許多難民,而香港教會的建立和發展,也跟難民有密不可分的關係。

  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初,因着中國大陸政權易手,國內大量人口湧到香港,短短幾年間,香港人口由四七年的一百八十萬,至五二年已增至二百三十多萬,其中不少是只攜帶少許家當,以至身無長物的「難民」。當時他們瑟縮在香港的街頭,無家可歸,境況淒涼。以下是那日子曾生活在調景嶺的一位年輕國民黨軍人的見聞記錄:

  「那時西環(又稱堅尼地城)一帶,滿巷滿街都是難民,白天到處遊蕩,晚上多在路邊騎樓底下鋪上油紙、毯子,席地而睡⋯⋯當時的難民都有各自的求生方式,有的要飯,有的撿煙頭,有的幫人開車門,有的進工廠,各式各樣,不一而足⋯⋯」香港調景嶺營的誕生與消失: 訪問蹇敦喜先生》

  面對這慘況,當時港英政府可謂苦無對策,幸好當時的香港教會,雖本身資源匱乏,財力不足,卻義不容辭地伸出援手。現在有人嘲諷教會只懂得「派奶粉」,卻不知道當時「派奶粉」的確挽救了無數難民(尤其是難民小孩子) 的性命。

  例如當時出名的基督教世界服務委員會(Church World Service, CWS),在九龍東頭區開設派奶站,派發牛奶及餅乾予飢餓的兒童; 又如世界信義宗也在香港成立服務處,對難民提供衣食;又如瑞士福音救濟會,就曾委託香港巴色會(即今崇真會) 派發救援物資,於六一至六二年間,曾代分發約三萬斤白米及一萬多罐牛奶。而根據香港周永新教授所言,差不多整個五十年代,教會所做的遠遠多於港英政府。

  事實上除了派發救濟物資,教會為難民和貧民所提供的服務還包括醫療、教育、房屋等等。今日在烏溪沙的青年會青年新村,前身就是宣道會微勞士牧師(Verent John Russell Mills,1913-1996)在五十年代為難民小孩子辦的兒童新村,照顧了一千二百名兒童。由此亦可見,當時香港教會不分宗派及神學傳統,於服務難民上共負一軛。

  及至一九六二年另一次大逃亡潮,短短三幾個月有數以萬計難民攀山越嶺來到香港,教會也大力施以援手。這情況至七十年代隨着香港經濟改善,政府加大社會福利和救濟的力度,教會的角色才漸漸淡出。

  有說香港教會的建立和發展,跟難民息息相關,一方面是教會在救濟難民方面功不可沒,另外就是香港戰後第一、二代的信徒,許多本來就是難民及他們的兒女。例如早年的循道公會和衞理公會,曾在荃灣、柴灣、大坑為難民興建廉租平房及辦天台學校,結果吸引好多人信主,而辦教育亦改變了好多人的命運,令他們有較好的就業機會和向上流動。

  趁今天「難民主日」,除了紀念世界各地仍有很多無處容身的難民,也讓我們回顧香港教會跟難民有着密不可分的關係。基督信仰有「接待客旅」的寶貴傳統,感恩香港教會一直承繼了這傳統。

  吳思源(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出版部顧問)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城市心靈】

【天地人和】

【心靈絮語】

【牧心世情】

【環迴新界賞教堂】

【生命教育】

【畫出深情】

【窮遊非洲未必窮】

【解開情意結】

【讀者投稿】

【連載小說《捨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