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新冠肺炎」爆發至今已超過一年。這次疫情擴散的幅度極其廣闊,染疾和死亡人數極其眾多,各國無不為了避免羣聚而對國民作出種種限制。影響所及,全球工業生產、商貿活動、旅遊觀光、宗教祭祠、婚喪喜慶及教育體育,甚至連日常的醫療和飲食都備受牽連。戴口罩、量體溫和接受檢疫隔離成了新常態,人們都期盼着有效抗疫的疫苗出現,讓世人普及產生抗體,徹底解決當前困境,讓一切能重回正軌。
筆者與妻子因放取安息年假期,於月前飛赴台灣探親休假。行前須領有當事人深喉唾液樣本核酸檢測結果呈陰性反應的醫療單位有效證明文件,抵埗後還要測量體溫,申報健康狀況及旅遊史聲明,開立手機門號,填寫家居隔離住址,搭乘指定計程車,開始接受十四天家居隔離和七天自主生活管理,並接受每天由真人和網路查詢進行追蹤。對於我們倆來說,這樣的隔離生活絕對是很新鮮的體驗。
坦白說,安排隔離生活於身體上和生理上並非困難,其中網絡科技在維繫人際關係、購買生活必需品和餐飲,助益甚多。真正挑戰卻在於心理上和精神上非物質生活的排解和滿足。十四天加上七天(有些地區要求時間更長,或須住宿酒店,甚或入住隔離中心) 因疫隔離的生活,對於基督徒來說更是個靈性操練的議題。設若沒有影視,又沒有電玩,信徒能如何存活下去。在未來日子裏,縱然各國將廣泛使用「疫苗注射通行證」來監管邊關,在探親旅遊時仍可能需要作一定時間的生活區隔,教會教導信徒學習獨處,此其時矣!
筆者尤幸曾鑽研屬靈操練多年,尚算有點閱歷和經驗,長時間獨處難不倒自己。這次抵埗多天裏,除了聖經外,我還閱讀過好幾本書,包括:《恐懼離開,愛就進來了》,在被隔離的困惑中思考導引靈性生命之旅的四種途徑;《不安的靈魂》,省思如何從慾望、罪惡感和自我中得釋放;《伊斯坦堡三城記》,了解這座城的歷史糾結,重新看待世界;《從八福山到獅子山》,與作者一起去思考「登山寶訓」的當代本土意義;觀光冊子《十勝百景》和兩本攝影集《The Four Seasons in Meteora》及《愛上一座山》,跳出受困空間限制,在影象中神遊於自己喜愛的景點日本北海道十勝郡羣山、希臘中部神山「空中之城」和台灣南投縣合歡山之間,自得其樂。
在疫情陰霾下透過閱讀重思生涯規畫,危機也可以成為轉機!
陳培德(德慧文化執行長)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城市心靈】
【天路歷程】
【字遊行】
【平視人生】
【心靈絮語】
【旅遊世界基督教】
【牧心世情】
【生命校園】
【畫出深情】
【福傳中華踏腳石】
【譯經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