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年說港牛


2950 期(2021 年 3 月 7 日)
◎ 平視人生 ◎ 蘇永權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香港是一個高度城市化的地方,但我們跟野生動物打交道既近且遠,心態上懼而遠之,但如猴子、野豬或流浪牛都不時闖進我們生活之中。

  多年前大嶼山八頭流浪牛一夜間被車撞斃,我們新聞台便追蹤拍攝牠們,希望察看牠們被撞的原因。牠們一大清早,會由「首領」帶領之下到處覓食,大至草地小至垃圾箱、露天茶座客人的食物都是牠們的目標,黃昏時分「首領大水牛」也會在沙灘,舉行一場「西班牙式鬥牛」,附近村民也會到時到候從旁充當觀眾,拍掌吶喊助威,到了晚上牠們會找一個舒適的地方休息,我們發現原來牛羣喜歡睡在石屎的馬路上,因為路上仍留存日間太陽的餘温,可以睡得「暖烘烘」,這個亦可能是意外被車輾斃的原因之一。

  這批流浪牛的上一代,在上世紀肩負起香港農業發展,特別過去我們是以水稻方式種植稻米,但直至七十年代,香港農業式微,這羣以往農業的中堅分子一一變成「無主孤牛」,不過隨着時間的過去,牠們繁衍眾多,牛隻數目不跌反升,根據二零一三年漁護署的統計,香港約有一千一百頭流浪黃牛和一百二十頭水牛,散落在西貢、大嶼山及新界東北部及中部,目前當局正實行「流浪牛管理計劃」,署方的態度是認同牛隻是本港農業生活歷史遺產的一部分,遊客也樂見牠們在自然環境中活動,但又盡量減少牠們對居民造成滋擾,所以向牠們實施「捕捉、絕育、遷移」等方法,希望保持牛隻數量在穩定水平。

  台灣近年有保育人士提倡政府撥款增設「流浪牛保育中心」,除了讓部分牛隻可有安居之所,更重要是教育公眾和下一代,牠們祖先曾為我們農業作出貢獻,也學習如何跟野生動物共處。當然也有人持不同意見,認為野生動物是屬於大自然的,不應由人類飼養。不過,長久以來,「牛牛」是人類勤勞的忠僕,更是傳統務農的一大推手,雖然現時回歸大自然,但仍是我們的親密朋友。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文林】

【釋經講道】

【雲彩見證】

【城市心靈】

【天路歷程】

【平視人生】

【心靈絮語】

【旅遊世界基督教】

【每月眉批】

【牧心世情】

【生命校園】

【畫出深情】

【福傳中華踏腳石】

【譯經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