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繞華人移民東南亞的起端,有不少傳說。具可靠記載的,明朝初年鄭和於一四零五年首次遠航,來到爪哇時已經遇上廣東華僑。推斷大概在蒙古入主中原年間,驅使華人成批的遷來避亂。當年鄭和越過爪哇之後,一四零六年去到建立王朝不久的馬六甲。明朝共七次遠航而鄭和五次到訪馬六甲,促進兩地交流及華人遷來發展。
馬六甲舊城區有座小山丘 Bukit Cina (中國山/華人山),華人按通俗對鄭和的尊號,稱之為「三寶山」。這裏是當年鄭和船隊兵員的駐紮生活處,於是象徵着中華根源;日後三寶山漸漸成為落葉歸根的華人墳場。按粵語方言,「山」另有「墳」的含意;「拜山」就是「掃墓」。一直至今,三寶山仍是中國本土以外的最大片華僑墓園。
這座三寶山也是中國本土以外最古遠的華僑墓園,至今仍可辨識的墓碑,遠至一六一四年;那是明朝後期,當這一年利瑪竇在北京建成教堂已經九年,逝世剛四年。可知由明朝初年開始,經過換代至清朝年間,再至籌畫恆河外方傳道會福音站的年間,共歷四百年;華人持續前來馬六甲營生,形成規模龐大的華人社羣。
華人社羣源遠流長,都極力持守中華文化。然而幾個民族共聚一地,總有生活交匯,其中難免異族通婚,就產生一組帶着獨特文化的後代裔族。由產生持續移民的明朝年代開始,就有華人與本土馬來人通婚;其後代男子稱作 Baba (峇峇),女子稱作 Nyonya (娘惹)。峇峇娘惹的生活型態以中華文化為基礎,卻異於典型的傳統中國。他們由馬六甲散佈至檳榔嶼及星加坡,當年屬於另類社羣,一般為較高階層,跟大體的傳統華人社羣未有融合。
恆河外方傳道會同工來到馬六甲時,社會主體固然是馬來族,然而處處可見中華文化,普遍應用中文,通行中國方言。華人社羣早已落地生根,甚至產生一組次文化;而新一波華人移入潮亦漸漸成形。
區伯平(撰述、繪圖、拍攝)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文林】
【釋經講道】
【城市心靈】
【平視人生】
【心靈絮語】
【教學抗逆】
【教關愛心行動】
【旅遊世界基督教】
【牧心世情】
【生命校園】
【畫出深情】
【福傳中華踏腳石】
【誰明宣子心】
【譯經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