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時向人傳福音(1980年代初),我常被質問,「為何講愛的基督宗教會以宗教之名互相殺戮?」他們所指的,不是五百年前由宗教改革引發的宗教戰爭,而是當時在北愛爾蘭發生的衝突(1968-1998年的The Troubles),即天主教徒與基督徒的衝突(北愛爾蘭的和平協議於1998年達成)。因受篇幅限制,我只可以分享一個片段。
每年七月十二日是北愛爾蘭最大型奧蘭治遊行(Orange Parade)(很多小型遊行在三月至八月期間舉行)。橙色是其標誌,當日慶祝的佈置以橙色為主。這日也是北愛爾蘭假期。這日是紀念一六八八至九一年期間英國基督徒國王奧蘭治的威廉姆斯(William of Orange)(他生長於荷蘭,受改革宗教導)打敗當時在愛爾蘭,並獲愛爾蘭天主教徒支持的曾是英國天主教徒國王詹姆士二世(James II)。一六九零年七月博恩戰役(Battle of Boyne)的勝利不但將詹姆士二世從愛爾蘭驅逐,也消滅任何試圖恢復天主教在愛爾蘭和英國的機會(例如,新規定是天主教徒不可以成為英國國王)。從這簡短歷史來看,奧蘭治遊行代表:
•基督徒戰勝天主教徒或成功阻止北愛爾蘭成為天主教。這是當時的歷史事實,但若以慶祝角度來看,奧蘭治遊行是強化宗教之間的對立。
•這日是公眾假期。官方利用奧蘭治遊行傳遞包括一個包括北愛爾蘭的英國。這做法只會增加對不接受北愛爾蘭獨立於愛爾蘭的愛爾蘭共和軍的仇恨。
•以基督教名義進行的策畫者所關注的是其身分政治。遊行內容沒有任何基督教福音信息。
策畫者(Orange Order)以傳統和遊行權利為由堅持遊行。事實上,每年遊行都有天主教徒與基督徒之間衝突。那麼,是否應禁止奧蘭治遊行?禁止奧蘭治遊行會否帶來更大衝突?英國政府選擇用控制方式處理奧蘭治遊行,例如,要在遊行二十八日前申請批准。奧蘭治遊行似乎是必須邪惡,不適宜直接對抗。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文林】
【釋經講道】
【城市心靈】
【平視人生】
【心靈絮語】
【教學抗逆】
【旅遊世界基督教】
【牧心世情】
【生命校園】
【畫出深情】
【福傳中華踏腳石】
【譯經隨筆】
【閱讀馬拉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