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思基督徒的社會使命
 在矛盾中成為中保角色


2921 期(2020 年 8 月 16 日)
◎ 要聞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環球聖經公會已於七月二十四日舉辦「再思基督徒的社會使命」講座,由香港浸會大學宗教及哲學系副教授及副系主任郭偉聯博士主講,從歷史進路探討從七十年代至今基督徒的社會參與。

  郭偉聯博士認為,在過去一年激盪的社會運動中,因着一些基督徒的參與令教會與抗爭拉近距離,卻帶來教會中有不同想法。他從歷史回溯教會的社會參與指出,香港教會對於社會參與和關懷的定義充滿含混性,如將社會公益和執行公義混在一談,針對同性婚姻等議題時卻又走得很前。他認為是因七十年代教會最初對社會參與和關懷,顯然有心卻無清晰綱領,「行公義好憐憫」形成了感情式的參與,卻未有細心思考。

  他解釋,七十年代是青年人的時代,亦是反動的年代,當中有六七暴動、左派學運等發生,社會思潮引發年輕人有很多思考,認為教會不應困在四堵牆內,需要尋找比非基督徒有更好的答案,在張力底下尋求出路。從社會學以身分理論而言,主要分為三種路向,認受身分就是建制派;抵抗身分因感到好大危機,需要拒絕外面挑戰;願景身分則是提出轉化和願景。他強調,七十年代信徒的社會參與非常含混,只是出於個人情感,行動綱領、方向、手法都不清晰,唯獨關心是清晰的。

  郭偉聯博士續指,香港教會在戰後流入了大量逃難的宣教士和內地華人領袖,並成立宣道會、靈糧堂等宗派,他們對生命的熱熾和重視屬靈,對嬰兒潮年輕人有很大刺激,其中有對原來教會領袖的不滿,溝通不果,領袖打壓,造成教會大出走,在外形成了新興教會和事工,如平安福音堂、學生福音團契等。

  七十年代面對不安的社會,政府政策本土化,尊重社會領袖意見,令教會有更多社會參與的機遇,如般福堂成立社會服務中心,「但同時教會的社會參與很易被政府牽住走,政府提供地和方便,令教會忘記關心社會不一定與政府合作。」他認為,其中有幾位教會領袖影響延續至今,包括蘇恩佩、郭乃弘牧師和蔡元雲醫生,從不同面向和進路參與社會。一九七四年《洛桑信約》成為基督徒重要的神學依據,但仍有含混處,亦有認為本土反省影響更深。

  他續指,八十年代的參與愈來愈多重大和活躍,如反兩巴加價決議,是普世派與福音派聯合參與社會運動;協進會「八十年代香港教會使命」諮詢會議,清晰提出五項共識:向低薪市民傳福音、向學生傳福音、 關懷中國教會、參與公共政策釐訂、影響市民心態;《信念書》的草擬等。同時衍生很多新團體,以致更加百花齊放,包括香港教會更新運動委員會、基督徒守望社、《時代論壇》創刊等。直至在聯合聲明及六四後始穩定下來,由極端悲觀變成積極服侍,成為中國事工的崛起,同時有關注倫理道德層面的明光社成立等。

  郭偉聯博士認為二零一零年《開普敦承諾》,為教會帶來清晰指引,整全的使命是福音的宣講和體現,福音和社會的關係不再含混。雖然近年有不少信徒以個人身分帶着基督教思想參與社會,但教會未有參與。他鼓勵教牧多看開《開普敦承諾》,從中尋找可能的行動,而非單是情感上的解決。

  他認為教會的困難在於面對對峙,包括中港、教會的關係,以及被邊緣化,「教會應做中保和橋梁的角色,香港教會需要在願景身分裏面,去思考可以為鄰舍作甚麼呢?」他又鼓勵年輕人更多與老一輩去溝通,給予對方空間參與,如流堂(flow church)第一次聚會,邀請建道神學院榮休院長梁家麟牧師祝福,他期盼教會以更具創意的方法化解矛盾,彼此接納。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文林】

【釋經講道】

【教會觸覺】

【城市心靈】

【平視人生】

【心靈絮語】

【教學抗逆】

【旅遊世界基督教】

【牧心世情】

【生命校園】

【畫出深情】

【福傳中華踏腳石】

【譯經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