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前,展開了一趟上京之旅,前往日本的古都——京都。我最期待用單車去發掘一個城市。問題是,這個選項存在嗎?
先在圖書館找找資料。大部分有關京都的旅遊書都沒着墨,不過我還是遇上兩本,均以單車探索為切入。
我讀到了,京都市是塊盤地,地勢偏平,無論由東至西抑或南至北走,距離不外乎十餘公里。該市的街道設計仿如一個棋盤,一格格的分割讓人易於辨別方向,不易迷路。閱畢,即時打了一支強心針!
當我走進京都現場,更發現「自転車」(日式講法,即單車)早已融入尋常百姓家。京都不少馬路畫出了單車線,就算你怕,亦大可在行人路遊走。在京都,大部分行人路都可人車(指自転車)共享,路人也似乎習慣單車擦身而過。前提是,走在行人路上的自転車不會風馳電掣,踏的人也很自律,絕少響噹噹為自己開路。事實上,響鈴在日本被視為一種粗鄙行為,我在十天的旅程只聽過一次,響的人亦不似當地人。
更禮讓的,或許是司機。我實驗過上百次了,當司機從轉角位出,總會停下來先讓單車橫過,絕無人車爭路的情況。京都司機的思維是after you的,即走在你之後。大概,這跟街道設計扯上一點關係。京都市的路一般沒有欄杆,就算鬧市也不例外。欄杆欠奉有啥影響?外國不少交通研究指出,少一層人車分隔,相當於發出一個訊息,就是駕車人士絕非路上唯一的主人。
提到安全感,格外喜歡日本「止まれ」這個交通標誌,解作「停下來確認安全再前行」,通常出現在十字路口或彎位。這個設計沒有迫使單車友下車,大大減卻又上又落的麻煩。相比香港的單車徑,常被詬病斷斷續續,斷續位通常就是日本「止まれ」的出口位,下車推又費時,不下車直衝又怕被警察捉。
在京都,踏單車不是男性專利,穿裙的白領麗人都不例外。停在超市,你不難碰上超級媽媽,正在停泊或起動一駕前後均設小童座位的自転車,然後經驗老道地抱出或抱進兩個寶寶。京都的橫街窄巷比香港更窄,人家都能把單車融入生活,要在香港發生或許不是天方夜譚。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培靈奮興大會 禱文】
【E療行傳】
【九龍半島賞教堂】
【城市心靈】
【平視人生】
【廣蔭頤養】
【心靈絮語】
【明心見證】
【深入以色列】
【牧心世情】
【畫出深情】
【誰明宣子心】
【譯經隨筆】
【阡陌上的邂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