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動盪不安情緒
 學習在創傷中同行


2871 期(2019 年 9 月 1 日)
◎ 要聞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面對近日社會重大變動,不少人都遇到情緒上的波動,甚至呈現自殺傾向,亦有因在相處和討論中各存異見而引起爭執,為彼此帶來創傷。由教會關懷貧窮網絡舉辦之「友師工作坊:在創傷中同行」已於八月十八日舉行,探討在動亂世代之中回應與同行。

  香港大學香港賽馬會防止自殺研究中心總監葉兆輝教授直言,港人因近日社會事件陷入集體抑鬱。他引述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公共衞生學院在今年六至七月期間,以問卷評估精神健康疫症,發現潛在自殺想法比率由近年基線1.1%,升至4.6%;疑似抑鬱症比率由1.3%,突攀升至9.1%,「即每約十個港人有一個疑似抑鬱,比率創十年新高。」

  他提到近月有六位抗爭者結束生命,引來社會迴響,但他認為不應將自殺原因單一化,因為自殺通常由多個原因形成,又建議勿以「烈士」、「英雄」等字詞美化任何自殺行為,同時不應無差別地傳送關於「自殺」新聞的社交媒體相片、影片或在網絡文章,盡量減低自殺事件對社會的影響。

  葉教授提醒「It’s ok not to be ok」,有需要時應盡早尋求協助,如遇上情緒崩潰,應暫時避免討論有關敏感議題的事,同時避免上社交媒體、即時新聞或討論區等。他不諱言,社會事件造成很多家庭不和,他特別以溫水煮蛙形容當下,年輕人有感身處的水溫提升而不安跳動,成年人只着眼於他們跳動的行為,卻忽略從他們角度察看水溫實際的變化,結果未能理解感受。

  他建議父母或同行者應先妥善照顧自己,如均衡飲食、充足睡眠、適量運動,然後積極聆聽,且不帶有任何批判,尊重對方與自己不一的看法,放下二元化思維,以謙卑和同理心去理解對方的想法,同時可以嘗試表達,除敏感議題外的關注,可從家庭旅行、學習計畫、身體狀況、對方的興趣等入手幫助。

  勿急於回應表態 學習聆聽和理解

  續後的座談會上,香港神託會培敦中學校長梁錦波博士指出,學校裏的政治光譜很闊,老師、學生、校友均有不同立場,但作為老師應着重教導學生的辯證思維。香港基督徒學生福音團契大專部主任盧家輝先生亦言,政治取態與年齡並無關係,事實上大學生當中也有不同見解,也有因是次事件新啟蒙關注公義的學生,亦有修讀政治行政的基督徒學生,從政治和信仰作出深度神學反省。

  近日不少導師和家長與年輕人討論社會事件時引發爭執,合心國際HSI執業輔導員趙敬圖先生認為不滿和憤怒的情緒最易被看見,不需要迴避,家長勿叫年輕人「冷靜些」,也不需要肯定其行為,只需要表達明白,「先肯定他的憤怒是真實感受,繼而轉到受傷部分,如感失去希望,不需爭論內容,因為意義不大。」

  趙先生又提醒,修復關係需要時間,不能急於處理,「修復不是講完對不起後互相理睬,過程需要釋出善意。」他補充,情緒是刺激過後的反應,但有時不幸地自己正是刺激的源頭,所以需要更長時間去修復。他建議聆聽年輕人的時候,不需要急於表態,可重述他們的說話,並試着回應「哦,原來你在說這事」、「你讓我先想想」、「你的想法很有意思、很重要」。

  盧家輝先生則認為信仰需要更新,並重新推動教會合一,因從近日應否開放教會的爭論,已反映教會內部溝通出現危機。該機構近日向不同教會推動「聆聽運動」,透過八張聆聽工具咭讓信徒分享情緒感受,他鼓勵教會邀請輔導員或社工信徒負責,幫助信徒互相傾訴感受和故事,學習彼此理解。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文林】

【釋經講道】

【E療行傳】

【《和合本》聖經百週年紀念系列】

【九龍半島賞教堂】

【城市心靈】

【平視人生】

【心靈絮語】

【明心見證】

【深入以色列】

【牧心世情】

【畫出深情】

【譯經隨筆】

【阡陌上的邂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