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教老師


2838 期(2019 年 1 月 13 日)
◎ 牧心世情 ◎ 羅杰才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希望工程,可說扶助國家貧困地區教育的代名詞。我也一直參與基督教機構在內地扶貧和助學的事工,包括「重返校園」(小學)、「走進高中」、「重建危校」、「薪火工程」(大學),因而多次到訪雲南、貴州的貧困山區。因為「重返校園」停辦了,近十年已沒有到山區小學。

  當年「薪火工程」受資助的大學生已經成長了。他們願意將關愛精神薪火相傳下去。最近為雲南富寧縣谷拉鄉谷桃小學,募集了二十五萬建造教學樓。學校為教學樓竣工舉辦啟用禮。因此特別到場支持,分享這些年輕人行善的喜悅。

  再到山區,有一番新的感覺。車子駛進學校,校舍不是矮矮的平房,而是四層高,每層有三千多平方呎的大樓。校門前沒有學生列隊公式化的搖旗喊叫:歡迎!歡迎!只有三兩老師出來招呼,表現有禮自信。小學生衣著雖然簡單卻也乾淨,難得的是膚色健康,精神飽滿。

  校舍雖好,但教育最重要的仍是老師。過去雖然着力重建危校、重返校園,但山區的老師質素就是無法到位。一來是學校沒錢聘請合格老師,二來也沒合格老師願意到山區執教。因此,即使學校建好;學生也能上學,教學質量就是無法解決。這次卻讓我喜出望外,不但因為有更好的校舍和設備,更因為有了支教老師的參與。

  原來國家教育部要求所有貧困地區的中小學老師,都要有合格的學歷,報考得到取錄後,由政府按標準支付薪金和福利保障,然後分派到不同山區任教。這些老師稱為「支教老師」(支援山區教育老師)。因此這些老師都必須要離開城市住入山區,是名副其實的上山下鄉,只是他們都是自願的。

  今次行程中,有兩位薪火學生原來也是在其他山區當支教老師的。他們讓我知道支教老師真的年輕化、專業化和普及化。富寧縣山區的小學,無論校舍、教室、教材和老師都十分像樣。老師們俊秀年輕,穿著整潔。因這些支教老師,我看見山區的希望工程真正展開了。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教會觸覺】

【E療行傳】

【九龍半島賞教堂】

【城市心靈】

【平視人生】

【心靈絮語】

【明心見證】

【淨山清泉】

【深入以色列】

【牧心世情】

【畫出深情】

【阡陌上的邂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