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邊的吶喊


2833 期(2018 年 12 月 9 日)
◎ 心靈絮語 ◎ 李碧如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看挪威著名畫家愛德華蒙克的名畫《吶喊》(The Scream)會令人不安。畫中人瞪大眼睛,雙手掩耳張口尖叫,他身上藍色的衣服和身後綠色的湖水構成冰冷的感覺,跟畫面上黃橙紅三種暖色繪成的天空,形成強烈對比,給觀者很大震撼。

  我們第二次默想所用材料就是這幅《吶喊》。牧師提出幾個問題讓我們思考:大自然的吶喊是甚麼?人如何回應自然的吶喊?你內在的吶喊又是甚麼?

  默想和分享之後,主持人領大家走到退修中心後面海邊,讓我們一字排開站在大石上,然後任由我們輪流向大海盡情尖叫,真實體驗蒙克畫作的意境──既聆聽自然的吶喊,同時又把我們內在的吶喊向自然傾訴。有人高聲向天父感恩;有人頌唱《祢真偉大》;有人撕心裂肺地尖叫,每個人都把內心的憤怒、悲哀、傷痛、喜樂盡情宣洩。

  尖叫和吶喊當然並不解決問題,但卻能釋放情緒,確有療癒效果。塞爾維亞行為藝術家瑪麗娜在一九九八年便曾說服奧斯陸居民,一起在公共場所尖叫來紀念蒙克。可見,尖叫實屬本能,只是社會規範令人壓抑着而已。在香港,要痛快尖叫並不容易,海邊山間總是人潮如湧,哭喊尖叫只會招人誤會,以為出現瘋子。所以,有機會尖叫,真好。

  蒙克在一八九二年寫的日記,提到他繪畫《吶喊》這幅畫的靈感:「迎着落日……火紅的天空像鮮血……我站在那裏焦慮得發抖……我感覺到自然那劇烈而又無盡的吶喊。」站在海邊,仰望穹蒼,俯看起伏波濤,我並沒有畫家的那種焦慮,在浪濤拍岸聲中,反而覺得從未與造物者如此親近,微塵如我,能存活於悠悠天地間,豈不應該滿懷感恩?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教會觸覺】

【信.道.靈.心】

【傳道故事】

【四環九約賞教堂】

【城市心靈】

【平視人生】

【心靈絮語】

【明心見證】

【牧心世情】

【生命同行札記】

【畫出深情】

【阡陌上的邂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