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多了人在喪禮上播放逝者一生的照片剪影,配上感人而悅耳的音樂。會眾重温逝者走過的日子,從孩提到青葱歲月,從英姿颯颯到老態龍鍾,多感觸人生苦短,又如聖經所言,其中所矜誇的不過是勞苦愁煩,轉眼即逝,我們便如飛而去。
但人生果是如斯悲觀嗎?若把人生比喻作一段旅程,逝者是旅客,照片錄像是他在旅途上的留痕,那麼如今行程完結,他只是回到家中,打開電腦或相簿重温昔日拍攝的相片,他大概只感到自豪、温馨,覺得一生沒枉過,活得很有價值。
蘇東坡曾有名句:「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如果我們早一點明白這個道理,就知道自己毋須執着一切都要長久、都要不變、都要永恆。其實詩篇亦早已說明,人生如生長的草,早晨發芽生長,晚上割下枯乾。這提醒我們,重要的是把握和珍惜人生旅程的每個時機,好好的活,好好的品味。
著名心理學家容格(Carl Jung)曾就人臨終前的心理狀態作出精采的闡釋,他說人到了生命的末期,「外在的世界愈隱藏,並逐漸失去色彩、音調和激情;內在世界就會愈緊張呼喚我們。」容格要指出的,是陪伴人走過他生命最後階段的,不再是花花碌碌的大千世界,而是他靈魂最深處的內在世界。換句話說,這時候倘若他內心有美好而温暖的回憶,體認到一生有所愛及有所被愛,那麼他就較能夠在無憾以至圓滿中告別麈世。
近年歐美社會提出「死亡品質」(Quality of Death)的討論,指出人臨終時除了需要藥物紓緩痛楚,也需要心靈和精神的支持及慰藉,以至能夠在生與死的界線中產生安心感。傳統的善終服務較集中在肉身上的鎮痛,近年則多講求身心社靈的全方位品質。例如在英國,已為超過九成的末期病人設立「人生最終階段照護系統」,其中一個重要部分是幫助病者的家人如何陪伴及支持病者走向死亡。
正如容格所言,人臨終時內心會發出強烈的呼喚,為自己的一生找一個「說法」,究竟過去的日子是白活?抑或活得有價值?而衡量有價值與否的標準,在生命末期又很奇怪地改變了,由以前講求物慾改變為講求意義。因此,真正令臨終病人「安心」的是他已經活得美好,不再有迷惘、遺憾、虧欠和歉疚。這時候病人的親人、摰愛在他身邊,述說一生的故事,或是感恩,或是原諒,宣布和好,他就感受到不可思議的一份寧謐與平安, 這才是「高質素的死亡」。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教會觸覺】
【信.道.靈.心】
【傳道故事】
【四環九約賞教堂】
【城市心靈】
【平視人生】
【心靈絮語】
【明心見證】
【牧心世情】
【生命同行札記】
【畫出深情】
【阡陌上的邂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