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勵父親與子女同行
第 2825 期(2018 年 10 月 14 日) ◎ 要聞
分享: Whatsapp ::
電郵 ::
臉書 ::
推特
香港家庭福利會總幹事葉潤雲女士指出,離異家庭的孩子大多由母親照顧,社會的關注點也多落於母親身上,然而父親同樣需要支持才能做好「爸爸」的角色。她分享同行過程中,最重要是幫助他們用「孩子為本」的角度去面對離異後的問題,雖然與孩子的母親不再是夫妻關係,卻可變成「合作伙伴」,共同教育孩子。
香港明愛家庭服務高級督導主任余紀讓先生認為,現今社會對父親參與親職的認知和接納較從前大,因此實踐上不會被「歧視」和容易找到同行者,建議可建立平台,讓他們一起同行、學習和成長。他認為,學校是建立這種平台的好地方,因為學校是較容易和自然去凝聚一眾父親,讓他們在親職路上發揮父親獨特的角色。
基督教宣道會華基堂干兆宗牧師與自閉症孩子家庭同行十多年,他指有夫婦原本有穩定信仰生活,但因有了自閉症孩子而離開教會;也有母親及孩子即使堅持參加教會活動,但因長期沒有丈夫同行,最終亦因壓力而離開。他又分享部分父親往往不願接受有自閉症孩子的事實,甚至為了逃避而不願回家,即使接受了事實,也未能以愛接納孩子。他強調,這些負面感受會影響夫妻及親子關係,造成張力。因此,他呼籲信徒以更大的能力關心這些家庭,支持他們在信仰和生活上繼續前行。
除講員分享外,當日亦有三名父親到場分享,讓外界正確認識自閉症孩子和家庭、父親所面對處境的挑戰等。最後,維護家庭基金總幹事溫南聲先生呼籲社會服務、學校及教會同工彼此建立聯繫,推動更多工作,讓社會看到父親角色在孩子成長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