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理臣記馬禮遜


2823 期(2018 年 9 月 30 日)
◎ 四環九約賞教堂 ◎ 區伯平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灣仔愛群道是一條不多見的環形道路。沿着愛群道走,沿路可見摩利臣山救護站,摩理臣山香港專業教育學院,摩理臣山游泳池,摩理臣山道遊樂場和橫在它旁邊的摩理臣山道。啊,一連串的「摩理臣山」,加上環形的愛群道;可以推想,大概以前這裏是座小山,愛群道就是環繞着山腳開闢的道路,而那串「摩理臣山」名字,就是紀念這座已經消失的小山。這「摩理臣」(Morrison)原來是基督新教首位來華教士「馬禮遜」!

  馬禮遜在一八零七年來到中國,那時中華帝國滿清皇朝仍然能夠嚴厲管制外洋人。馬禮遜在馬來半島的馬六甲設立英華書院,由助手米憐(William Milne)主理,作為支援基地;自己則留在澳門前線,並盡量把握時機進到廣州工作。在一八三四年,馬禮遜死於廣州,葬於澳門。一年後,宣教士在澳門辦學,取名「馬禮遜紀念學校」,表達敬意。

  至一八三九年,三名倫敦傳道會的教士同船向東亞出發。其中理雅各(James Legge)帶着米憐遺下的兒子美魏茶(William Charles Milne)往馬六甲,主理英華書院。合信(Benjamin Hobson)帶同妻子往澳門,主理教會醫院。不久之後,當英國佔治香港時,由於澳門相距很近,合信比理雅各更先遷來新建的維多利亞城。

  合信要求政府撥地,以便將澳門的「馬禮遜紀念學校」遷來。正如後來理雅各將馬六甲的英華書院遷來香港。那時政府批出位於灣仔與黃泥涌之間海旁的一座小山丘,作為校址。合信於一八四二年在這裏建立了「馬禮遜紀念學校」,並且為山丘取名「馬禮遜山」(Morrison Hill);不過政府的翻譯則作「摩理臣山」。後來合信喪妻,兩年之後,於一八四七與馬禮遜的長女瑞貝卡(Mary Rebecca Morrison)結婚,傳為佳話。

  馬禮遜在中國傳道二十多年,活躍於廣州和澳門。那時英國尚未佔治香港,因此馬禮遜從未踏足香港。然而由於他的眾多開創貢獻,加上初期教士對他的敬重,因此在香港設置了若干馬禮遜紀念處;摩理臣山是其中的表表者。

  區伯平 (撰述、繪圖及拍攝)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教會觸覺】

【信.道.靈.心】

【傳道故事】

【四環九約賞教堂】

【城市心靈】

【平視人生】

【心靈絮語】

【明心見證】

【牧心世情】

【生命同行札記】

【畫出深情】

【阡陌上的邂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