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會與社區
不知你對教會有甚麼印象呢?聖經說:「然而你們是蒙揀選的族類,是君尊的祭司,是聖潔的國民,是屬上帝的子民,為要叫你們宣揚那召你們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彼前二9 新譯本)。教會並非一幢建築物,是一個被呼召的信仰羣體。信徒從罪惡中被神呼召出來(call out),被呼召聚集在一起(call together),敬拜上帝,更被呼召進入世界當中(call into),去傳揚福音,服侍有需要的人。作為被呼召的信仰羣體,教會一定不能獨善其身,對身邊的事情置之不理。教會與所身處的社區,有極之密切的關係。耶穌教導我們愛鄰舍,推而廣之,用今天的處境和詞語,其實即是叫我們要關心社區,照顧當中有需要的人。
「社區」與「鄰舍」雖然是兩個不同的詞彙,但其實分別又不太大。因為對社區的定義,往往都涉及地域性,而地域性的社區,通常都稱之為鄰舍。回想從前的傳統社區,往往自給自足,流動較少,人與人之間關係較為密切,彼此互相關懷。可是隨着急速的都市化,人與人之間關係愈來愈疏離,加上個體主義、個人私隱、自主權利等觀念的普及,為傳統的社區關係帶來急速的改變、侵蝕和瓦解。處身於現今都市化的社區,人在其中,不只失去了以往對傳統社區的歸屬感,更惡化成「不願負責,只求好處」的自利心態,令居住在社區中的人,對社區更加冷漠。 1教會既為信仰羣體,身處其中,就應見證基督,傳揚福音。
關愛社區
播道會開辦服務的使命,就是:「見證基督大愛,關顧全人需要;實踐基督使命,廣傳得救福音。」二十五年前,當時彩福堂感到彩雲邨沒有家庭服務,又見到當時社區中家庭的需要,恰巧邨內又有空置單位,於是向房署及社署申請,自資開辦「鄰舍家庭服務中心」(下稱「中心」)。當時作為一間不足一百人聚會的教會,無論在人力上和財力上,都是一個信心的挑戰。但教會只是本着建立社區,服侍鄰舍的基督精神,我們的理念是:「建立鄰舍網絡,鞏固家庭關係,傳揚基督的愛」。三者互環互扣,實踐整全使命。當年憑信踏出了第一步,那知這一小步,竟然能夠行足二十五年,四分一個世紀。
在彩福堂,服侍社區鄰舍,已成為我們弟兄姊妹教會生活的一部分。除了每天透過「中心」服侍百多位學生「功輔」之外,更有基督少年軍、婦女讚美操、長者講座。又定期舉辦步行籌款、嘉年華會、福音聚會。此外,我們每月組織教會弟兄姊妹探訪區內鄰舍,送上關懷,傳揚福音。當中也有很多會員因而決定信主。雖然因為工作和環境關係,信主後他們未必能穩定地投入教會聚會,但能夠令一些未認識主的基層鄰舍得聞福音,實在是十分值得的事情。
牧養信徒與關懷社區,其實是分不開的。信徒實踐「愛鄰舍」的大誡命,本身就是靈命成長的一部分,傳揚福音,踐行福音,口裏宣講,身體力行,兩者是不能分割的。是的!教會要實踐愛鄰舍,「關愛社區」不是一個口號,而是一個行動。教會如果能夠持續挑旺和凝聚會眾服侍社區的心志,那怕資源不足,「一杯涼水」也能帶來改變的。甚願香港眾教會都能服侍社區、關愛鄰舍。
陳永就(播道會彩福堂堂主任,播道會彩福堂鄰舍家庭服務中心總監)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教會觸覺】
【信.道.靈.心】
【傳道故事】
【四環九約賞教堂】
【城市心靈】
【平視人生】
【心靈絮語】
【明心見證】
【牧心世情】
【生命同行札記】
【畫出深情】
【阡陌上的邂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