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前香港基督教徒
 型塑社會貢獻良多


2799 期(2018 年 4 月 15 日)
◎ 要聞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十九世紀的香港基督徒在經濟、教育及醫療等方面都為社會帶來不少貢獻。聖言書藝社於四月七日舉行「戰前香港的基督教與教徒」書法雅集,由前香港歷史博物館總館長、香港大學中文學院名譽助理教授丁新豹博士主講。

  丁新豹博士指出,基督教的在華歷史比起唐朝景教和天主教相對較短,馬禮遜於一八零七年從英國到澳門和廣州,成為首個從西方來華的基督教新教宣教士。其後成立的馬禮遜紀念學校人才輩出,不少學生參與在近代史革命中。此外,留學生之父容閎在耶魯大學回流後,說服李鴻章讓慈禧批准一百二十個學生到美國留學,當中的學生亦因而加入基督教。

  他續言,香港的基督徒對近代中國的型塑貢獻良多,因為宣教士來華主要透過行醫和辦學傳教,基督教學校培養出本港最早的華裔菁英,並由菁英開辦更多基督教學校,影響更遠。無獨有偶,十九世紀香港的華人立法局議員,伍廷芳、黃勝、何啟和韋玉四位均是基督徒。

  「那年代的基督徒與今日基督徒是兩碼子事,十九世紀的基督徒是社會地位身分的重要表徵。」丁博士解釋,治港的英國人大多是聖公會背景,他們認為基督徒較能信任,而且當時的基督徒與教會關係非常密切,同時擁有國際視野,能貫通中西,因此經常被委以重任,甚至有特權。此外,基督教家族間經常互相通婚,例如伍廷芳的太太為何妙齡,其父為何福堂牧師,其弟則是成立雅麗氏醫院及附設之香港西醫書院的何啟爵士。

  孫中山先生來港後就讀香港西醫書院,丁博士指孫初信時是非常虔誠的基督徒,因此估計他原初讀醫的目的是為了傳教。而英國倫敦傳道會在港創立的道濟會堂,為孫中山經常聚會的教堂,亦即今日位於般含道的合一堂,丁博士指合一堂以十月十日為堂慶紀念日亦與此有關聯。時任道濟會堂會牧王煜初牧師,其兒子王寵惠與孫中山交投甚密,後更赴台灣為國民黨擔任法律專家。而從多張歷史照片可見,孫中山先生及其支持者大部分均是基督徒。

  丁新豹博士說,一八八二年政府批出薄扶林基督教聯會墳場,為本港首個為華人而設的永遠墳場,比香港仔華人永遠墳場早近三十年,從中可以找到大部分十九世紀對香港影響尤深的基督徒墳墓。「這班基督徒最早定居香港,因為信教,他們不拜祖先,家中亦沒有祠堂,所以尋找永久定居的地方。」因此當年政府先向基督教批出永遠墳場。

  例如四大百貨公司的創辦人,新新李煜堂、先施馬應彪、大新蔡明、永安郭氏兄弟均葬於薄扶林基督教墳場。此外,在革命時期熱心捐助的建築界鉅子林護亦葬於此,林護曾以中式建築建造本土化體現的香港聖公會聖馬利亞堂,亦為聖保羅女書院創辦人之一;養和醫院首任院長李樹芬醫生等多個對香港發展影響尤深的信徒,同葬於薄扶林基督教墳場內。

  丁博士最後補充,女校的出現與基督教息息相關,當年聖公會首肯聖士提反學校成立女校,背後是有意建立基督化家庭,讓男基督徒可與女基督徒結婚。歸納以上種種,他認為香港的基督教會及教徒對近代中國的型塑貢獻良多,特別是政治、經濟、社會、教育、醫療及移風易俗等各方面。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文林】

【釋經講道】

【品蘭集】

【信.道.靈.心】

【傳道故事】

【四環九約賞教堂】

【城市心靈】

【婚姻這回事】

【家庭牧養】

【平視人生】

【心靈絮語】

【明心見證】

【牧心世情】

【生命同行札記】

【誰明宣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