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觀新聞」已死?


2775 期(2017 年 10 月 29 日)
◎ 牧心世情 ◎ 陸輝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這是明報十月二十日的報道。二十世紀的「客觀新聞」的概念是真實性、科學方法求證、而非記者的立場。然而二十一世紀的「客觀新聞」則是以「不正確」的方法來包裝「有成見」的立場,作為新聞工作者的守則,因此引發「客觀新聞」已死的討論。

  筆者於十月十四日香港教會更新運動主辦之「改革無疆界、人性復點燃—信徒皆祭司」研討會會中,分享了「宗教改革2.0」信息,主要是比較五百年前的社會環境與現今的社會環境,正正是現代主義與後現代主義的分別。由宗教改革開始,社會便從農業社會慢慢轉為工業社會,現代主義開始形成,包括理性主義、科學主義、資本主義等等成為主流。從二十世紀五十年代開始,社會便由工業社會急速地轉為資料社會,透過電腦的發展、互聯網的流行、市民容易取得及發放資訊,後現代主義便逐漸取代現代主義成為主流文化,包括感性主義、多元、變幻、開放、混亂等等現象興起。「後真理年代」已開始出現,典型的例子是「特朗普」現象,真假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取得市民認同及支持。因此「客觀新聞」披上後現代主義特色也是自然不過的事了。

  十月十六日明報亦報道了「奧斯卡:包庇性侵時代告終」事件,提到「與娛樂圈各取所需、傳媒易成共犯」,報道了NBC涉妨礙上述事件的報道,如用資料有待查證、資料不足等理由,不發表或延後發表記者取得的資料。

  環顧本港新興的網媒,百花齊放。筆者印象較深的一個網媒,毫不隱藏媒體的宗旨,名正言順的取名為「主場」新聞,即是具有立場的新聞。看看當中的報道,真的貫徹網媒的宗旨,立場鮮明,從一既立的立場來報道新聞,若要看另一立場,肯定欠奉。

  在後現代社會的浪潮中,現在不少聲音重提以「獨立思考」的方法來處理新聞,從不同角度取證評估,作比較「客觀」的報道,相信是返回客觀新聞報道的基礎。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品蘭集】

【信.道.靈.心】

【傳道故事】

【城市心靈】

【家庭牧養】

【平視人生】

【心靈絮語】

【明心見證】

【牧心世情】

【生命同行札記】

【路德的蘋果樹】

【閱讀轉化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