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想像一個長、闊、高都是十厘米的方形盒子……。這個盒子的容量,等於一公升水 。原來,製造一件普普通通的T裇所消耗的水,動輒接近一千個這樣的盒子。
我們多從環保的角度處理舊衣(例如回收),卻少從生態關懷的立場檢視衣物。試試替棉花選些形容詞?「毛茸茸」肯定榜上有名,可是上述的盒子比喻還說明,棉花的確相當「渴水」。更糟的是,此物甚毒。種植棉花需要各式各樣的除害劑,包括殺真菌劑、打草劑及殺蟲劑。研究早已證實,吸入除害劑對人體的害處──對大地和各樣活物不消說了──一籮籮,短期的有頭痛作嘔,長期的可導致流產、畸胎、抑鬱、柏金遜或癌症。
但我們愛買衫,且愈買愈多。據綠色和平的調查,港人平均擁有九十四件衫,當中近兩成甚少或從未穿著。
愛美不是罪,問題在於買得太濫!怎去根治?不妨借鑑西方的衣著史。百多年前,成衣昂貴多了,買靚衫可謂有錢人的專利。一件新衣不會穿一次就給遺忘,相反擁有「瀑布式的」生命週期。簇新的衣裳只會在隆重的場合才隆重地登場。當它褪一點色,便下滑到一般公開場合使用。再磨損多些,它就流進日常,變成貴衣粗著,最後才落入女僕手上。女僕的巧手一觸,加一點針織、刺繡或拼布,舊的衣服頓時形象更新。
昔日的女僕猶如「時裝再設計師」(refashion designer),值得我們借鑑。辦法之一,再一次擁抱家政科,別讓其淪為可有可無、只容女生的科目。再把不同羣體連結起來,邀請設計學院的大專生或畢業生擔當學長,使衣服DIY化為「潮」與「酷」的同義詞和個性展現。亦要招募本地西裝、唐裝老師傅作義工,既可教授獨特的造衫小技巧,更可傳承文化。例如,綠色和平月前辦了個公眾活動,名為「重修舊好」,教參加者升級再造,把舊衣化成手提袋或拼布卡套,更邀來九十後刺繡師設計四款本地美食圖案,包括蛋撻、奶茶、菠蘿包及燒賣,讓惜物之人一針一線活化舊衣裳。
家政的英文是home economics,其中一字跟生態ecology的字首相同,而「eco」在希臘原文則解作「家」。學習永續的衣食住行方式,不是正好回應了時代的訴求?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品蘭集】
【信.道.靈.心】
【傳道故事】
【城市心靈】
【家庭牧養】
【平視人生】
【心靈絮語】
【明心見證】
【牧心世情】
【生命同行札記】
【路德的蘋果樹】
【閱讀轉化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