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亮兄在上期談到愛自己愛到「堅離地」的朋友,讓我聯想到「公主病」、「王子病」等潮語所涵蓋的行為:只愛講自己意見和感受,不愛聆聽別人;朋友間交談,總會把話題扯回自己身上;漠視規則和社會共識,例如自己不按秩序排隊也不覺得有問題;別人表達意見,是間接批評他們,會讓他們不開心、甚至發怒;有任何事情發生,都是別人的錯,而自己永遠是對的;期望所有人對待他們,都像對待公主和王子,千依百順、任勞任怨和無限量的物質供應!
或許,身邊的朋友覺得他們「堅離地」,但他們不單不感到本身有問題,而且堅持世界應按他們的理想運作!大家可能跟筆者一樣,面對這類人時會記起使徒保羅的忠告,在末世的許多危險之中,人「專顧自己」(提後三2)是排首位的。這錯置的愛,在親密關係中,對配偶和家人的傷害之大,是筆墨難以形容。在工作上遇見不少受害人,深深慨嘆被自戀者帶來的傷害竟是如此普遍!
自戀的人,就像希臘神話中的Narcissus,他第一次在河邊看見自己的倒影,就被深深吸引,雙眼不能離開水中倒影,直到死在河邊。那麼,「自戀」和「基督徒」,可以並存嗎?按Susan Heitler博士的分析,自戀的人的核心問題,是不能聆聽別人。依此推論,他也不能聆聽上帝了。專心注視自己、不能聆聽上帝的基督徒存在嗎?
我們要怎樣看待這類看起來很自戀的基督徒呢?把他的自戀看作沈溺行為,然後幫助他進行脫癮的治療?還是把自戀看為人力不能改變的狀況,只能靠禱告,求聖靈動工改變?
莫鉅章(基督教平安堂署理堂主任,靈修導師,婚姻及家庭輔導員)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品蘭集】
【特稿】
【信.道.靈.心】
【傳道故事】
【城市心靈】
【家庭牧養】
【平視人生】
【心靈絮語】
【明心見證】
【牧心世情】
【生命同行札記】
【路德的蘋果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