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事工的社會學


2774 期(2017 年 10 月 22 日)
◎ 城市心靈 ◎ 吳思源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陳喜謙牧師在其著作《在這些年間》憶述上世紀五十至七十年代香港學生福音運動的發展和沿革,令人驚訝這個年頭可謂「粒粒巨星」,年方二十歲出頭已挑大樑。猶記得七十年代末期香港基督徒學生福音團契有「六叔」:為首者乃「謙叔」(陳喜謙),其他四位分別是「根叔」(余慧根)、「斗叔」(錢北斗)、「芸叔」(蘇芸英)、「華叔」(曾立華)和「偉叔」(李偉賜),事實上當時除「謙叔」年過四十,其他也不過三十歲餘,但已看來老成持重。

  那年代教會盡收天下才俊豪傑,原因之一是當時的青年人滿有理想,肯為理想付出甚至犧牲。《在這些年間》書中提到發生在一九六一年三月的一件大事,叫做「聖保羅七子」事件,七位就讀於聖保羅中學的高中學生,因受當時被認為「靈恩」的思潮影響,熱衷於禱告和個人佈道,被校方「勸喻」收歛,但七人不服,認為要順從神不順從人,結果甘願被開除出校。聖保羅中學當時是所名校,七位學生原本品學兼優,必可升上港大,但他們就是寧願被開除學籍,也要堅持信仰的理想。

  「聖保羅七子」的遭遇轟動了當時的教會界,也間接激勵了許多年輕學子委身福音事工。如果說香港教會於上世紀七十年代迅速增長,那麼早十餘二十年冒起的一大羣青年基督徒,就是後來教會以至福音機構的中流砥柱。坦白說,沒有這一羣基督徒,香港教會不可能在七十年代如雨後春筍般蓬勃發展。

  今日香港教會也注重青年工作,說教會不能任由「老化」,要培育年輕人接班,又說教會多老人只會暮氣沈沈,要擠滿青少年才夠活力和朝氣。有些教會則積極研究吸引青年人的方法,務求令教會youth friendly,於是在敬拜讚美的形式上絞盡腦汁。回看六十年代的教會卻不是這樣,當時要求年輕人要犧牲、要委身、要付代價。那個時代的青年信徒,讀的多是陶恕、John Stott、Paul Little、Michael Gree、Francis Shaeffer等的作品,嚮往的是委身、背起十字架、付代價、為主受苦、放下主權、捨己等操練。

  時移世易,六十年代的年輕人今日已垂垂老矣,惟他們的堅毅執着,很多仍堅持到今天。只是新一代的年輕人,生於安逸,成長於香港甚麼都不缺的九十年代,個人主義盛行,性情嬌縱,要他們如昔日「聖保羅七子」般犧牲,就算他們肯,他們的父母也不肯。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品蘭集】

【特稿】

【信.道.靈.心】

【傳道故事】

【城市心靈】

【家庭牧養】

【平視人生】

【心靈絮語】

【明心見證】

【牧心世情】

【生命同行札記】

【路德的蘋果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