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的社會學


2772 期(2017 年 10 月 8 日)
◎ 城市心靈 ◎ 吳思源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出席完一個安息禮,一位年約三十的男士對我說,剛才在儀式上唱的聖詩〈恩友歌〉很感人,曲與詞俱上乘之作,他接着說他返了教會十年多,但從未唱過這些詩歌,他再問我究竟在哪裏可以找到這一類型的詩歌?

  其實近十餘年,對於所謂「傳統」的聖詩,包括《普天頌讚》、《世紀頌讚》、《培靈詩選》,以至《青年聖歌》等,幾乎已絕迹於教會,除了個別宗派或部分的教會外,大多數教會早於已改唱「敬拜讚美」的詩歌,無怪那位十年前才開始返教會的弟兄,雖已受洗及在教會有事奉,卻從未聽聞過有〈恩友歌〉之類的聖詩。他還說,現時才知道原來教會有那麼豐富的「文化遺產」(他用了這個term),他說一直以為基督教只有敬拜讚美的詩歌,到今日才眼界大開。

  追溯這個現象,也可從香港社會發展的角度來探討。上世紀七十年代,開始湧現以前被瞧不起的粵語流行曲,歌星如許冠傑、關正傑、鄭少秋、徐小鳳、關菊英……;而背後又有多位出色的作曲填詞人如顧家輝、黃霑,黎彼得、鄭國江等。以前香港人只視國語時代曲及歐西流行曲為上品,至七、八十年代因電視劇普及,粵語歌也多上佳之作,結果漸次取替了國語歌和英文歌的地位。

  八十年代初出現的「齊唱新歌」,可謂開創了粵語本土詩歌的先河,而當時亦有多位出色的作曲填詞人如吳秉堅、翁慧韻、陳芳榮等。當時香港教會多視這類詩歌不夠「正統」,只容許在團契或令會等場合唱,主日崇拜仍堅持唱《普天頌讚》或《青年聖歌》,涇渭分明毫不妥協。

  而正值這幾年間,香港人(尤其是年輕一代)已開始聽慣了粵語歌曲(電視劇主題曲家傳户曉),對照之下所謂傳統的聖詩,十之八九原本是用國語(今叫普通話)寫的,以粵音唱來就出現「唔啱音」的奇趣現象,例如「恩典」變「恩癲」,「我需主」變「我衰豬」,「禱告」變「滔告」等。相反新創作的粵語詩歌,由於一開始就以粵音入詞,就沒有這個問題。

  但又正如香港的粵語流行曲,經過八,九十年代的黃金期,黃霑不在了,顧家輝退隱了,潘源良和林子祥也老去了,也出現青黃不接,後繼乏人的現象。就好像近來香港教會敬拜讚美的詩歌,曲與詞大多數皆欠理想,不是作曲不精,就是用詞貧乏,神學粗疏,唱來單調乏味,當然對此無甚要求者不覺一回事。

  只是有云基督教是詩歌的宗教,優美的聖詩能洗滌心靈,振奮人心,叫人如登天梯,人神契合。如今教會多摒棄傳統聖詩(其實只要多用普通話唱即可),割斷了信徒的屬靈文化臍帶,往後教會的屬靈光景,必因而起莫大變化。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品蘭集】

【教會觸覺】

【特稿】

【信.道.靈.心】

【傳道故事】

【城市心靈】

【家庭牧養】

【平視人生】

【心靈絮語】

【明心見證】

【牧心世情】

【生命同行札記】

【路德的蘋果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