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心歸向


2758 期(2017 年 7 月 2 日)
◎ 教會之聲 ◎ 吳思源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香港主日

  香港回歸中國二十年,有說人心尚未回歸,這說法絕非科學,也不是事實的全部。

  回想上世紀八十年代中葉,中英兩國簽署了聯合聲明,確定香港於九七年七月一日主權移交,當時大部分香港市民沒大異議;只是意想不到的八九民運,掀起一陣移民潮,但往後因見內地局勢穩定下來,經濟且見蓬勃發展,人心又大致安定。九七年七月一日凌晨,解放軍在大雨下進駐,一切是那麼平靜。翌晨一覺醒來,好像只是換了一面旗幟。

  頭幾年是蜜月期,每年的七一或十一,雖未致普天同慶,但也算歡歡喜喜,市民漸次適應。解放軍開放軍營給港人參觀,萬人空巷,氣氛熱烈。即使碰上亞洲金融風暴,樓市暴跌,多少人成為負資產,但怪的只是時任特首的董建華。當時的民意調查,大部分港人認同自己是中國人。

  二零零三年沙士爆發,香港經濟下滑,民不聊生,樓價再創谷底,董特首稱病請辭,港人還慶幸中央政府善解民心。當時温家寶總理訪港,毋須動員大量警力「反恐」,温總理還可以施施然落區家訪。到零四零五年,中央又推出「自由行」及其他優惠措施,幫助復蘇香港經濟。

  零八年四川大地震,港人又發揮家國情懷,出錢出力賑災。事實上百年以來,每逢國家遇上甚麼天災,港人都絕少不聞不問。而那幾年不論是北京奧運、上海世博,以至航天事業的發展,港人都正面回應,試問又有甚麽「人心尚未回歸」?

  昔日鄧小平先生承諾「一國兩制,高度自治,五十年不變」,又頒布《基本法》落實上述原則。二十年過去了,香港大致上保持繁榮穩定,經濟每年有三個百分點左右的升幅,失業率仍是全球最低,市民出外旅遊數字不斷攀升。當然香港仍有眾多溫總理說的「深層次矛盾」,但平情而論仍堪稱世界上最宜居地之一。

  其實香港市民期許的是一個自由的、開放的、法治的、公正的、合乎情理的社會,讓我們及我們的下一代可以安居樂業下去。事實上「香港人」已經更換了好一大批,今天生活在這城市的港人,起碼有四分之一是九七之後從內地來港的,若加上八,九十年代移居香港的內地人,可算幾佔現時香港人口的一半。由此推算,十至二十年後,香港勞動人口之中幾乎已沒有「獅子山精神」的那一代。但新生一代的市民,能否承傳及發揚這份曾經令世人矚目的「香港精神」,就端乎香港社會的核心價值得否保存?

  北望神州,祝禱大地昌隆,國泰民安。回頭看我們這彈丸之地,可不要妄自菲薄,更要珍而重之,把這顆東方之珠洗刷得更加亮麗。

  香港的教會(基督教及天主教)在守護和傳承香港核心價值上舉足輕重,因百年來我們辦了許多優秀的學校,亦辦有醫院及多樣的社會服務,這些「軟實力」不單有助香港成功,對中國的未來也十分重要。教會必須緊守崗位,以聖道和真理牧養羣羊,尤其在辦學上堅守信念,這樣才可培養真正有益於香港和國家的下一代。

  吳思源(循道衞理聯合教會副會長)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文林】

【釋經講道】

【品蘭集】

【信.道.靈.心】

【傳道故事】

【城市心靈】

【家庭牧養】

【平視人生】

【心靈絮語】

【明心見證】

【牧心世情】

【生命同行札記】

【路德的蘋果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