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養精神健康羣體
 教會首重普及教育


2720 期(2016 年 10 月 9 日)
◎ 要聞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香港人工作壓力大,精神健康問題屢見不鮮,教會機構應思考如何牧養他們,幫助其返回正常團契生活。新福事工協會關懷貧窮學校及香港基督徒學會已於九月二十二日舉辦「愛在精神變幻時──對精神障礙的欠知」講座,透過機構工作者及精神病復康者分享,讓信徒反思關懷精神健康羣體的責任。

  精神病康復者小海龜(花名)稱自己從小在醫院長大,一直都有躁狂和抑鬱等情緒問題,後來更演變成自殺傾向,自悲和缺乏自信心,生活十分頹廢。她直言患病者難以接受需要終身服藥的事實,同時又在尋找工作和人際關係上充滿掙扎。作為過來人,她提醒精神病康復者首先不要諱疾忌醫,應與醫生商量如何減低藥物的副作用,切勿自行停藥。尋找工作方面,不應只考慮薪金多寡,最重要是工作性質適合自己,否則很易因工作壓力大而令病情復發。至於人際關係更是重要的一環,她坦言精神病康復者常常自悲自憐,自信心低落,因此積極建立人際關係網絡尤其重要,當康復者情緒欠佳時可找人分享宣泄,變相避免了自殺的機會。小海龜昔日雖然處於困境幽谷,幸好得聞福音,藉禱告將煩惱交託給上帝,更笑言五年來全賴教會弟兄姊妹安慰代禱,今天才得以重展笑容,過回正常的生活。

  教會機構 各司其職

  浸信會愛群社會服務處資深社工李俊傑表示,百分之十五的香港市民患有常見精神病,然而本港僅得三百三十四名精神科醫生,即平均每十萬名香港人中,只有4.6名精神科醫生,數字遠低於世界衞生組織建議的水平(每十萬人中有8.6名精神科醫生)。他引述該社調查數字指,過去學年訪問了一萬五千多名中一至中六學生,平均每三名中學生就有一人有抑鬱及高焦慮,可見學生階層是必須重視的「重災區」。「曾經有一段時間許多小學生自殺,我們服務年齡介入由十五歲降至十歲,甚至試過服務八歲的小朋友,情緒問題愈趨年輕化。」他認為,其中一個原因是香港家長壓力過大,因擔心孩子要與十億人口競爭,故為子女報讀大量課程和訓練班,為的只是贏取比賽獎牌;相反,外國家長大多認為職業無分貴賤,只要孩子自己選擇的就是好工,兩者心態截然不同。面對日益嚴重的精神問題,他建議應有一組織扮演平衡政府、復康精神病患者及非牟利機構的角色,從中斡旋溝通,藉此影響在位者施政。另外,專業人士除重視知識外,也要重視良知,他們有責任保護每個病人的生命健康、尊嚴和權利。

  基督教愛協團契代表王來添則表示,該組織主要為精神病康復者提供全人關顧服務,例如成立互助小組,讓他們學習互相關顧,減低病發機會,鼓勵重返教會生活等。他留意到不少教會,對精神病康復者欠缺有系統及良好的牧養,甚至採取「三不」政策──不期望、不接觸、不認識。聖經記載耶穌來到世界,是為了叫人得生命並且得的更豐盛、尋找和拯救失喪的人、服侍人並捨命作多人的贖價,他認為教會須效法耶穌,主動尋找及領人歸主,讓他們得到豐盛生命,精神病康復者同樣包括在內。他不諱言,教會若給予特別關顧和安排,很容易不自覺標籤他們,因此會眾和牧者的心態尤其重要,須讓他們感受到不歧視和關懷的態度。「關懷與標籤只一線之差,但很多時是人的出發點有問題,將他們標籤後還要污名化,結果帶來負面的看法和理解。」因此,王來添建議教會應多做普及教育,讓信徒對精神病有普及認識,教育過程中建立客觀正面的態度,擁有基本知識後將更易進行服侍。「這同時有助精神病復康者重返正常團契,因為會眾對精神病的特徵有所認知,當復康者在聚會時有何舉動,他們也不會太驚訝和害怕。」他補充,大部分人習慣常態的生活及社交模式,但與復康者相處必須超越這想法,才可更容易理解其言行。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文林】

【釋經講道】

【品蘭集】

【培靈奮興大會 禱文】

【一起走過從前】

【信仰重尋】

【信.道.靈.心】

【傳道故事】

【各司其職】

【城市心靈】

【心靈絮語】

【明心見證】

【牧心世情】

【生命同行札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