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再來」是基督信仰一個重要信息,因為人間一切尚未平息的眼淚、痛苦、罪惡、冤屈,都要在那末後的審判得到最終的了結。因此,福音信息的核心是終末性的(eschatological)。
福音書有很強的證據顯示,耶穌亦認為天國非常接近,「就在門口了」,甚至應該在祂的門徒尚在生的時候臨到。初期教會亦如此相信,以致他們變賣所有、一起生活、凡物公用,完全沒有為長遠一點的將來打算。
只是當第一代的基督徒過去,他們開始意識到主的再來、末後的審判,未必就在一時三刻來到。而倘若末世並非即將發生,完全不為將來打算就變得有點說不過去。
情況就有點像一羣人在車站等候火車,擠在月台的邊緣,引頸望向那將要到站的火車的方向。但火車卻遲遲未到,擴音器一而再地宣布班次的延誤。然後,人羣逐漸從月台散去,找張長櫈歇歇,或去快餐店喝杯咖啡,心中盤算着可能要為更長的等候作準備。而倘若乘客們相信鐵路公司所公布的時間表,期待着很快就可以登車出發,他們的失望和不滿是可以想像的。在這信心危機的背後大概還帶着一個認知的問題:如何理解火車的誤點?基督教終末論要處理的,基本上就是這個問題。
舊約傳統盼望彌賽亞的來臨。等待雖難,不去定一個期限,盼望永遠在明天。新約聖經卻宣告那受膏者經已降臨,並且得勝,只是「末期還未來到」。這「經已」與「還未」,正構成了基督信仰一個揮之不去的內在張力。有學者用第二次世界大戰做比喻:現在這個階段,就好比盟軍於一九四四年六月六日在諾曼第登陸(D-Day),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可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卻於一九四五年五月六日才正式結束(V-Day)。
基督已經降臨,並且透過祂的死和復活確定了宇宙的終末結局。決定性的戰役經已結束,雖然最後的勝利仍然只是在望。以勝券在握的盼望去面對塵世種種挑戰,不能說沒有艱難,卻也完全沒有絕望的理由。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品蘭集】
【教會觸覺】
【「性」在反思】
【信仰重尋】
【傳道故事】
【各司其職】
【圖像春秋】
【城市心靈】
【心靈絮語】
【明心見證】
【牧心世情】
【道在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