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一位年輕詩人的信》


2651 期(2015 年 6 月 14 日)
◎ 經典看人生 ◎ 許立中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而倘若有一件事是我必須補充的,那就是:不要以為那嘗試安慰你的人安舒地活在那些有時令你感到得幫助、簡單而平靜的文字裏。他的生活並不缺乏困難與憂愁,甚至比你更甚。倘非如此,他就永遠無從找到那些字句。」 萊納瑪利亞里爾克,《給一位年輕詩人的信》

  

  嚴格來說,《給一位年輕詩人的信》原本只是出生於布拉格的奧匈詩人里爾克寫給一位求教者的私人信函。十九歲的卡普斯愛好詩文,就讀於維也納一所傳統的軍事學院。他自一九零二至一九零八年去信當時的文壇新星里爾克,希望得到一些寫作上的指引,也幫助他決定到底他應該踏上文學的征途,抑或投筆從戎,在奧匈帝國軍隊發展。里爾克於一九二六年死於肝衰竭及白血病。三年後卡普斯將那十封信結集出版。

  其實里爾克在給卡普斯的第一封信中,就已經婉轉地拒絕去評論卡普斯的詩作。他告訴年輕的卡普斯:「沒有人能夠幫助你、告訴你該怎麼做,沒有人。只有一條路。就是進到自己裏面。」

  上面的引文提醒我們,那些叫我們折服和得安慰、簡單而平靜的文字,並非來自或帶領我們邁向一個不食人間煙火的超凡境界。那些讀者們所仰慕的作者,往往亦非超凡入聖、與世無爭的得道高人。相反,他們大多是歷盡艱辛、嘗盡人間況味的苦行者。事實上若非如此,里爾克指出,他們就寫不出那些彷彿順手拈來、簡單而平靜的作品。

  不少人存在着一個誤解,就是寫作是關乎「文筆」。只要掌握語言藝術,就可以隨時寫出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寫作的人卻知道,「文字技巧」其實只不過是最基本和低層次的考慮。重要的是心中有話,任何人只需掌握最基本的文字工具,就不難寫出一篇像樣的文章。

  相信不少人都有過類似的經驗,就是同樣一句說話,由不同的人說或寫出來,感覺竟是天淵之別。分別在哪裏?當然不是文字技巧。你是一個怎樣的人,確實比你幹些甚麼更為重要。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品蘭集】

【教會觸覺】

【一起走過從前】

【傳道故事】

【城市心靈】

【心靈絮語】

【新聞捕手】

【爸爸劉言】

【牧心世情】

【經典看人生】

【親密關係】

【香港教會巡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