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貧說起—傳福音與社會關懷


2641 期(2015 年 4 月 5 日)
◎ 一起走過從前 ◎ 余妙雲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傳福音與社會關懷有甚麼關係?」這是自六十年代以來香港基督徒常爭論和探究的議題,他們大部分是年輕的基督徒知識分子。

  五十年代後期,中國內地會宣教士艾得理牧師在香港積極推動學生福音工作,一九六零年成立「香港基督徒學生福音團契」,主要由本地年輕大專基督徒及畢業生負起組織和開展,在領人歸主的運動中,也帶來對傳福音與社會關懷的宣教概念的思索,到底兩者如何可互為關係和互相結合?學生福音團契透過出版、團契查經和小組生活,積極追尋信仰與生活的關連,又因學生們來自不同背景的教會,增加彼此溝通的機會,再加上有不少基督徒學生由海外回歸香港,也在尋索自己的身分和信仰的使命。他們不能滿足於單一的傳講福音,而對社會上的需要和現況不聞不問,雖然當時教會對社會的議題大多迴避,對社會上存在的弱勢羣體,問題青少年和勞工羣體都不大願意接觸,反而這些基督徒畢業生的信徒領袖,在信仰上的實踐和對社會關懷的反省和剌激下,願意委身參與,也間接帶動了七十年代福音機構的誕生。

  七十年代香港湧現很多以羣體為服務對象的福音機構,其中有以青少年羣體為主,並且要抗衡大眾文化為使命的「突破機構」;有向廣大勞工階層傳福音的「工業福音團契」;也有向被社會厭棄的吸毒人士傳福音的「互愛團契」,這幾個機構都在一九七三年成立的。福音機構又稱為翼鋒教會(Para-church organization),是協助教會、關懷教會未能關注到的羣體,以補教會的不足。福音機構的出現的確為當時教會帶來生氣和彈性,也逼使教會要面對社會轉變所帶來的回應和反省。

  一九七四年在瑞士舉行的「洛桑會議」,重新強調教會傳福音與社會關懷的使命,堅持福音運動不可忽略社會責任。會議發表了「洛桑宣言」表明傳福音與社會責任間的關係,宣告「傳福音與社會,政治的參與,同為基督徒的責任。」又說:「在教會的使命中,以犧牲的服務來傳福音,是最根本的要素。」這宣言的確對香港教會在傳福音和社會關懷的結合上給了一定的助力。

  六十年代如火如荼的學生福音運動,孕育了那一代的信徒領袖,在探索傳福音與社會關懷的過程中,影響了香港教會對社會的承擔,在尋索身分和回應社會現況的掙扎中,作出了信仰的反省和實踐。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需要和責任,盼望我們都能留心上帝給我們的機會,讓我們好好把握機會,服侍人、服侍神。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品蘭集】

【特稿】

【一起走過從前】

【傳道故事】

【城市心靈】

【心靈絮語】

【新聞捕手】

【爸爸劉言】

【牧心世情】

【經典看人生】

【親密關係】

【香港教會巡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