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信仰和教會本質
 才能避免人際間傷害


2568 期(2013 年 11 月 10 日)
◎ 要聞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教會會傷人?在教會羣體中,往往存在彼此的傷害,究竟現實中教會能否成為一個和睦同居的家呢?信徒又怎樣面對其中的衝突及紛爭呢?由拉法基金會主辦之「教會中人際關係的傷害」工作坊於十月二十七日於基督教銘恩堂九龍灣堂舉行。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神學院院長盧龍光博士認為,信徒先要了解信仰和教會本質才能接納別人會想害自己,同時自己也會傷害人的現實。

  傳統上教會一般給人的形象是醫治和拯救,並會自我定義為上帝的家,但盧龍光博士坦言,現實中教會不一定溫馨,反而充滿傷痕。他指出,家的定義是親密關係,但為了減少人際間的磨擦衝突,往往需要保持距離。教會的性質強調是基督的身體,是生命的連結以表明教會的關係,但聖經所說的「弟兄要和睦同居」似乎遙不可及。他認為,信徒要面對教會中人際關係的傷害,先要了解信仰、教會本質和現實,讓自己了解生命的處境,便不會期望過高而失望。

  盧博士引用一位倫理學家的理論,人與動物和植物的分別就是人要不斷學做人。他認為此理論正指出神創造人的奇妙:「人被創造同時亦是繼續形成所謂『being and becoming 』正是生命美麗之處。上帝的國已降臨『already but not yet』, 耶穌基督降臨時已宣告『日期滿了,神的國近了。你們當悔改,信福音!』證明上帝的國在我們當中,但同時我們仍要禱告,仍要追求,我們生命的特質就是要不斷在成長。」正如宗教改革家馬丁路德所形容信徒只是蒙恩的罪人,因著基督被稱為義,因此信主後仍然是罪人,需要親近上帝。

  信徒是蒙恩的罪人

  今天在教會裏仍然會受傷害,是因為教會仍未成形,教會是一個生命的羣體。「信徒仍是不斷被稱義中的罪人,仍然要倚靠上帝恩典過活,不要天眞地認為教會已是天堂。」盧博士提醒,信徒領聖餐後仍會犯罪,仍需要上帝的憐憫。罪惡最大的問題就是傷害人,破壞關係。教會中很多傷害是出於誤會及自己的無知,忘記自己同時是罪人又是罪人的特質,覺得自己代表道德,要作審判,以至信徒相處間有很多矛盾。

  基督徒之間對事物有不同意見,甚至對立,例如同性戀是罪與否,聖經有些地方有提及,但也有不清楚之處,既然大家都是罪人,有誰能定人的罪呢?「上帝恨惡罪,但愛罪人」。他體會,信徒往往期望有共同立場,認為真理只得一個。但真理很偉大,如瞎子摸象各人只知道部分真理。若基督徒認為自己是維護真理者,甚至是真理的代表,過程中便會充滿攻擊和排斥,信徒見領袖有紛爭也會受傷害。在信徒之間應該存著「你有領受,我要聆聽」的態度,在大家分享中學習、彼此提醒。

  盧龍光博士認為,有時信徒會對牧者有錯誤的期望,結果帶來很多失望。他笑言,可能信徒讀詩篇二十三篇時有錯誤的理解,將「耶和華是我的牧者」,誤解為「教會的牧師是我的牧者」,當牧者有錯甚至犯罪就會受傷。他表示,比較少人強調教會是上帝的殿,此特質亦代表教會由權力帶領的團體,不同的宗派亦由不同權力架構。因為權力就會壓倒人排斥人,以為自己是對,當自己是上帝,為要得人尊重。有權力卻忘記自己的角色與身分。他認為上帝容許信徒不同意見,信徒在不同的宗派、傳統成長都是上帝的帶領。若不能接受教會觀點,不必勉強認同,可選擇其他較適合的教會,但他反對令教會分化,因為自己的觀點不一定是對的。「別忘記我們眼中的刺,看不到自己的樑木。上帝是公義又慈愛,祂會作最後的審判。」教會最危險就是以為自己代表上帝,信徒是上帝流通的管子,不是法官。

  別自以為是法官

  除了在教會內的傷害,基督徒在生活中也可能傷害了非信徒。他指出教會是一羣有目標與方向的使命羣體,需要在多樣的方向下才集成整體。他提醒教會的使命不單是「講耶穌」,也要社會關懷,與不同信仰的人對話。他從約翰三書一章指出傳福音是著重生命,別人要透過信徒看見生命之道,建立長遠的關係,一起學習,彼此提醒,認罪,成為天國的同行者。基督徒的問題是自以為義,怕被人知自己有罪會「失見證」,令非信徒反感,但基督徒最大的見證就是承認自己仍是罪人,承認教會會傷人。耶穌沒有把犯奸淫的婦人定罪,不能保證她以後不會再犯,但耶穌永遠都會給人盼望,上帝仍然會拯救。信徒與非信徒之間是生命的交流,就是要讓別人見到十字架的記號。

  盧博士相信,信徒是一羣探索真理的同行者,只有了解信仰和教會本質和現實才能接納別人會想害自己,同時自己也會傷害人,所以要認罪、道歉。雖然我們仍是罪人但不至失望,因為耶穌的愛就在十字架上顯明,正因為我們是罪人才顯出十字架的大能和復活的盼望。受傷的會得醫治,在黑暗中有光明,在傷害中彼此饒恕和牧養,成為一羣負傷的治療者。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黃金歲月】

【破局錦囊】

【釋經講道】

【品蘭集】

【教會觸覺】

【世說新語】

【心靈絮語】

【教關愛心大行動】

【新聞捕手】

【有李可陳】

【生命故事】

【百年人物】

【聖化工作間】

【譯經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