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開始


2559 期(2013 年 9 月 8 日)
◎ 新聞捕手 ◎ 蔡志森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開學了!對學生來說是一個重新開始的機會,無論上學年在學業成績、品行和課外活動各方面的表現如何,新的學年所有分數可以重新計算,就算過去曾經「捧蛋」,亦不會拖累未來一學年的成績,仍然有機會重新做人,忘記背後,努力面前。

  當離開學校,進入社會,這種每年「重生」的機會沒有了,特別在現今的社會氣氛,任何人一旦參與公共事務或成為新聞人物,就會給別人「起底」,就算幾十年前的陳年往事亦不會放過,更會以今日的標準去量度十年、甚至幾十年前的事,而且往往會禍及家人。這種肆意侵犯他人私隱和令曾犯事者永不超生的文化,已愈來愈可怕。

  當然,社會不是學校,一旦犯錯,便要承擔責任,不能簡單期望明年又是一條好漢。不過,動輒要見血、甚至人頭落地的文化,卻又令人心寒。林老師以粗口罵警的事件,雖然當事人已就事件向學生和家長致歉,並於九月請假,校方亦已經作出處分,但有團體仍繼續在開學日前往學校抗議,為校方和學生帶來不必要的滋擾。其實,當一個人所受的處分與他所犯的錯不成比例地高,便會帶來反效果,令犯錯的人變成受害人。對政府官員和政客也一樣,當一個官員或議員犯錯,大家若動輒要對方下台;或者以今日的標準來衡量一些過去的事,除了會令犯錯者死不認錯之外,亦會令一些旁觀者轉而同情當事人,也令輿論的焦點偏離了原來的問題。

  有誰敢保證自己一定不會犯錯?特別對於一些很久以前曾經犯錯(或做了一些未必合符今日標準的事),但不涉及刑事,而多年來已經有明顯改變的人,大家何不放下自己手上的石頭,以較寬大的心胸去對待知錯能改的人。雖然我們對公眾人物會有較高的要求和期望,但總不需要動輒破口大罵,甚或要求人頭落地。對一些願意承認過失並努力改過的人,大家為何不給他們一個機會重新開始?

  開學日是學生可以重新開始的日子,其實作為成年人,有時何嘗不需要有一個重新開始的機會呢!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黃金歲月】

【破局錦囊】

【朝鷹珍藏】

【釋經講道】

【品蘭集】

【教會觸覺】

【世說新語】

【心靈絮語】

【教關愛心大行動】

【新聞捕手】

【有李可陳】

【生命故事】

【百年人物】

【觀景人生】

【譯經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