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提及,教會既是基督的身體,就要竭力延續基督在世的使命,即不僅要教導(在會堂裏教訓人)和傳道(宣講天國的福音),也要服務(醫治各樣的病症)。基督曾兩度叫數以千計的人吃餅得飽,可見祂雖不以神蹟和物質去吸引人,卻樂意滿足人肉身的需要。因此,教會要關懷社區是責無旁貸的事。
教會要關懷社區,可先從培育關社意識入手。要培育信徒關社的意識,最好能訂立一個着重關社的使命宣言,例如:「藉敬拜與佈道,將人帶到上帝面前。在教會裏面,同蒙上帝的恩惠,同得真道的栽培,共建相愛關社的教會。」還可以設立一個專責關社的部門,負責策畫和推動關社的行動。當然在崇拜和聚會當中也少不了要有關社的教導。筆者所屬的教會在崇拜結束時更有「差遣禮」,讓會眾知道我們是奉差遣回到人羣當中服侍他人,藉此榮耀上帝,相信這對強化關社意識也有一定的作用。
此外,教會還可以按需要定使命。不同的社區有不同的特點和需要,不同的教會也有不同的恩賜和資源,所以教會理應根據社區的獨特需要,以及自身擁有的人力和物力資源,制定具體的關社行動。這些行動可以是興辦學校,不論是大、中、小學及幼稚園,抑或是功課輔導及多元智能教育。也可以是提供社會服務,諸如耆年宿舍、老人中心、青少年中心、弱能人士庇護工場及綜合服務單位等。
除了這些固定服務以外,教會也可以不時關懷社區的需要,尤其是突發的。其實本港各區都有教牧同工團契、地區協會或聯會的組織,透過這等匯聚的力量去關懷社區,不僅更有效力,並且更具合一的見證。為社區禱告,探訪遭逢不幸的區內家庭,趁着節期派發禮包,關懷區內弱勢社羣,為公義發聲,在在皆是教會應做的事。在災難臨到的日子,教會就更當如此。
若是能行,教會還可以結合地區的資源和力量,選定一個合適的範圍,培養人人樂於關懷和接受關懷的風氣,建立一個互助相顧的社區。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黃金歲月】
【破局錦囊】
【文林】
【釋經講道】
【品蘭集】
【世說新語】
【心靈絮語】
【教關愛心大行動】
【新聞捕手】
【有李可陳】
【生命故事】
【百年人物】
【聖化工作間】
【譯經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