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中央情報局前僱員斯諾登在香港引發的一場「諜戰」風雲,隨着他乘風踏雲而去,香港避過了一場風雨。
斯諾登為何叛逃,是否間諜;他是出於愛國(美國),還是存心叛國;是英雄,還是狗熊。由於現時所知道的實在太少,難以有所根據去推論。然而斯諾登引發中美角力,港府與民間交手(主要是民主派人士,他們主張港府要依法保護斯諾登,並恪守一國兩制中香港的自主權。何俊仁是代表之一),卻是人人都看得清楚,心裏明白。
斯諾登忽然離開,中、美、港、民(間),各有指摘和否認。美國指香港故意放走他,還威脅說必有後果。港府則高調反駁指控,強調依法辦事。中國當然和香港互相呼應。何俊仁則明言有中間人勸走斯諾登。事實上,斯諾登是在四方都知情底下登上飛機,然後他們就各按本子唸說辭。
斯諾登被指是叛諜,美國政府要求特區政府拘留他。但特區政府卻以文件不夠清楚等技術理由讓他離境。美國似乎是聲色俱厲,其實只是裝兇作勢。如果美國決心要將斯諾登引渡回國,理應早已成事,怎會這樣似急實緩,慢條斯理。相信從政治上的計算,是否引渡回國仍未有定案,但讓他留在香港可能會夜長夢多。最好是先把他趕走,再圖後算。
至於支持斯諾登的人,亦不見得有意要他留在香港,不但因為事件牽涉間諜問題,而且涉及外交。糾纏下去,無論中國是否出場,本地政治團體都不可能主導發展,反而會分化對本地政治的聚焦,因此只是虛應了事。至於中國,斯諾登身在香港,要留要放其實都在她的手上,但她卻一直表現置身事外。
誰放走斯諾登?答案是沒有人放走他。但是中、美、港、民(間),其實都不想「收留」他,所以他只好選擇到其他的地方。原來政治人物首先要計算的是利害得失、真假對錯,合之則用,不合則棄。因此耶穌不但拒絕當政治的彌賽亞,更與政治人物保持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