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德哥爾摩症候羣


2546 期(2013 年 6 月 9 日)
◎ 新聞捕手 ◎ 陸輝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明報六月一日報導:剛辭去支聯會常委的教協組織部主任徐漢光,以電郵斥丁子霖患「斯德哥爾摩症候羣」,引發軒然大波。徐漢光昨日在家接受本報記者訪問,親函回應事件,指自己對斯德哥爾摩症候羣這心理學名詞一知半解,「用錯了」詞彙,「真心地徹底收回這點說法,實意地祈求丁老師原諒」。

  事件引發筆者如下反省:

  一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筆者事奉的神學院素以輔導課程聞名,筆者任職將近四年,從未由輔導科同事或同學口中聽聞此名詞,說來慚愧,竟是第一次聽聞。對筆者實是一大提醒,要存謙卑學習的心,才能教學相長。

  二是社會上不乏「識小小扮專家」之人。筆者無意對「專家」一詞有任何貶意,也絕對不是不信任「專家」,而是提醒自己小心分辨所謂的「專家」。事實上,就是同一領域或範圍的專家,也可以有不同的意見或結論。加上就是專家,功力也有高低之分,尤其是一些不學無術或是井底之蛙之輩,比比皆是。因此坊間逐漸形成一種文化,就是對「專家」不信任,結果由自己來充當專家。無論在甚麼領域,不會接受所謂「專家」意見,只會接受自己的意見。教會及社會的議會上,常常可以見到這些例子。在「專家」面前,不是由於不明所以因此提問,而是從一己立場中來質問。盼望自己不會成為此種文化一分子,甚至成為此種文化的塑造者。

  三是「未審先判動輒出口傷人」。既然自命專家,對不同意見便不用仔細研究,即時地便作出權威性判斷,貶低對方之餘,甚至用上傷害對方的字眼。丁子霖不相信徐漢光是「魯莽」地用詞。換言之,若是有意地使用,是蓄意傷害,若無意使用,則反映出「慣性成自然」的品格。品格是隨着時間形成的,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是這道理。信主後若能在溫柔、體諒、包容、慢慢的動怒、恩慈、和平及良善等果子上轉化,可以將自我不安全感及自我中心等品格轉化,便不會言詞刻薄出口傷人了。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黃金歲月】

【破局錦囊】

【朝鷹珍藏】

【釋經講道】

【品蘭集】

【教會觸覺】

【世說新語】

【心靈絮語】

【教關愛心大行動】

【新聞捕手】

【有李可陳】

【生命故事】

【百年人物】

【聖化工作間】

【譯經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