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聖公會第一位華人牧師鄺日修—造福貧病老死(五)


2544 期(2013 年 5 月 26 日)
◎ 百年人物 ◎ 浩然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香港聖公會先於一八四九年有香港維多利亞主教的派立,施美夫牧師(Rev. George Smith)就任第一位主教,其時他負責的牧區除日本外,在中國有廣東、浙江、福建等省,但在中國所能到的地方只限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五口岸,這是基於第一次鴉片戰爭,中英兩國簽訂《南京條約》的規定。香港屬於英國的殖民地,所以不是英國聖公會傳道會(The Church Missionary Society)設立宣教站的地點。及至一八六零年中英簽訂《北京條約》,外國教士可以自由進入內地傳教,因此宣教策略顯然有所調整。一如施美夫主教在一八六一年才確立香港宣教站(Mission Station),隨後招聘羅心源會吏一人在聖士提反堂專責華人傳教事務。

  當何約翰牧師和師母(Rev. & Mrs. John Brown Ost)於一八八一年就任聖士提反堂主任,則銳意在西環創辦一所維多利亞居留院(The Victoria Home and Orphanage),直屬聖公會傳道會,仿效拔萃書室(The Diocesan Home and Orphanage,按孫中山曾於一八八三年入讀此校)。而維多利亞居留院之創辦所招收男女學童,是以妹仔、孤兒和混血兒為主,女童是寄宿生。時至一八八八年在該校亦有十四名女生接受女傳道培訓,其時鄺日修師母(見圖)協助教學工作。鄺日修會吏一八八四年三月九日受封牧師聖職後,便在聖士提反堂專責華人教務。早年教會信徒多葬太平山,政府以墳場接近民居,後由巴色會、倫敦會、安立間向政府申請而得政府撥地薄扶林七崗地段開闢為「耶穌聖教墳場」。及至一八八五年十二月十六日有鄺日修(安立甘會)、李祥光(巴色會)、王煜初(倫敦會)、梁安統(惠師禮會)、馮活泉(浸信會)、湯筱亭(巴陵會)開會議定:「凡浸信會信徒之子女,十五歲以下未受水禮者許其入葬;在十五歲以上未受水禮者則不得入葬。」此因浸信會未有嬰孩洗禮之故。嗣後由各公會派員輪流管理,可見鄺日修牧師已是香港基督教早期公墳管理的首位成員。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黃金歲月】

【破局錦囊】

【朝鷹珍藏】

【釋經講道】

【品蘭集】

【世說新語】

【心靈絮語】

【教關愛心大行動】

【新聞捕手】

【有李可陳】

【生命故事】

【百年人物】

【聖化工作間】

【譯經隨筆】